永乐大帝仁孝文皇后谥宝对于全球的藏家而言,如此难得的稀世,自然是的收藏对象。一经开拍,拍场内外的出价就迅速飙升,从1800万起拍,经各路买家不断加价,很快出价突破了3000万,场内外的买家仍在竞逐,终以3600万港币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4343万港币。
乾隆帝御宝青白玉「敬天勤民」玺清晰的文献记录、特的情感价值、再加上高超的工艺水准,自然对藏家而言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此件宝玺,以9500万起拍,经过7口叫价,终由电话委托以1.25亿的竞得,加佣金成交价超1.45亿元,是整个香港春拍瓷玉古董中成交之冠。
高古玉到了汉代,玉的造型、工艺、种类诸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水平,特别在手法风格殓葬风气应用方面均已。高古玉器不仅有古朴的包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又有神韵鲜活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却缺少高古玉的神韵。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场中出现,拍前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而经过现场竞拍者激烈竞争,终的成交价达到了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高纪录。
玉猪龙,青玉,高11cm,估价US$5,000 - 7,000。为欧云夫妇在1990年购自曼谷Peng Seng 古董店。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代表,它形似龙与猪的结合体,而得“猪龙”之名,这是中国早出现的龙形图腾器物。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玉玺,规格是12.5×12.5cm。其白玉质,交龙钮,印面正方形,汉文篆书“乾隆御笔”四字,阳文。 此宝是乾隆帝在继位初期制作的重要宝玺之一。在材质上,所用白玉质地极为通灵温润,通体洁白细密,在制作宝玺的白玉中宝属,而且体量硕大,印面达到12.5厘米见方,是所有乾隆帝名号玺中大的一方。2008年秋,在香港苏富比拍出6338万港元,约合人民币5577.4万元。
因为高古玉在市场上不能随意流通,其行情远远不及明清玉器。在拍场上,虽然一部分高古玉也售价不菲,早在2000年,北京翰海以264万元拍出红山文化兽形珏,创造当时国内玉器拍品价格之;2009年,伦敦佳士得秋拍中,一件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以82.5万英镑的成交价跻身汉代玉器拍卖的高纪录。
乾隆皇帝极力推崇玉,不仅热衷于赏玩珍藏,还令宫廷造办处不断创新雕琢工艺,在仿古器皿、人物花鸟、文房用具、山子盆景等种类上达到了的境界,也日渐成为后世玉器工艺的。如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拍,“阿兰·哈特曼及夫人西蒙·哈特曼重要玉器珍藏”专场中,成交前20名中有18件是乾隆时期玉器作品,其中一件清乾隆御制白玉雕上方山角杯, 以超过1199万元的价格缔造白玉杯的世界拍卖纪录。
国内拍卖行中,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推出的“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的成交价称霸目前玉器市场。据粗略统计,近两年来超过5000万元的有近10件。相较于2007年前后的市场行情,整体价位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
西汉或以后 白玉雕螭纹璏
成交价:68.75万港元
玉质白色泛青,局部微呈棕褐色。剑璏是嵌饰于剑鞘上的饰物,此玉璏上镂雕回首螭纹,下方有一长方形,尾端粗而回卷。整体形态生动活泼,抛光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