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宗(1522-1600年),又名何来,明代瓷塑家。江西临川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隆泰后所村人。 先祖何昆源,号德辉,先在江西军伍任职,明洪武七年(1374年),调泉州右卫所,旋升右营旗官。洪武十七年,奉命拨军到德化隆泰社厚苏村(即今后所)屯垦定居。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间。
朝宗瓷塑,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美如脂玉,质感强,具有的欣赏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雕塑“盘膝观音”、“达摩”,泉州市文管会收藏其“渡海观音”,均列为国家文物珍品。国外发现的“坐式观音”,和民国时代由莆田县流落日本的2尊瓷观音、1尊达摩,被美国掠走的伏虎祖师,以及保留在莆田县民间3尊瓷观音和文昌帝君像,均为珍品。何朝宗除擅长瓷塑观音佛像外,还兼制精巧雅致的香壶、小瓶等可供玩赏的用品。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卒于家。他的高超技艺,一直流传于世。
仿品由于是模型注浆后分段安装而成,那么就能了解到注浆成形工艺制作的出来的会有瓷浆流动纹路且通常呈垂直状,釉色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也看不到有气泡,没有真品腴润悦目的特征,而且胎体过于轻薄。给人感觉过于死板,毫无生机犹如印刷制品,造型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而反观真品是因为手工制作,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且很多人不知道底内墙常常会留下手指按捏或者竹片按压的痕迹,这是判断其中的一个依据,第二点则是大师所做,能被称为大师肯定是有其功力所在,让世人所能对其作品持恭敬及仰望态度,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你都能观察出其细微变化,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细节变化才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大师的作品都是栩栩如生带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