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布固定在板框上的,这是早期主要压滤机形式,厢式压滤机的主要优点是更换滤布方便,缺点是效率低、过滤效果不好、滤板容易坏;厢式压滤机的滤室是由相邻两块凹陷的滤板构成的,滤布固定在每块滤板上,厢式压滤机的主要优点是效率较高、效果较好、滤板也相对(相同条件下),不过自动化程度都较高,清洗滤布也有自动装置,一般更换滤布的次数也不会频繁。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过滤压力一般是由入料泵提供的(现场也有极小的比例采用泵和空压机联合给料,在此暂不作探讨),所以,影响过滤速度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入料泵的给料压力。给料压力直接影响着压滤机的工况,而压滤机的分离效果也与之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使用中发现,在压滤脱水过程中,通过流体静压缩小滤饼的孔隙率,可排出大部分水分,但仅仅靠提高流体静压力,脱水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压力的增大,滤饼孔隙率逐渐减小,滤饼孔隙的饱和度逐渐降低,但是,当滤饼的饱和度接近剩余饱和度时,滤饼水分基本不再降低。通过分析滤饼的显微结构可知,此时颗粒成拱桥结构,这种结构包含的水分不但很难用常规入料泵所提供的流体静压力排出,而且会造成设备磨损和故障。
入料矿浆灰分的高低,一般是由原煤夹带的泥质页岩等粘土类矿物质在洗选过程中泥化形成的细泥含量决定的,同样,矿浆中细泥的含量大小也决定了入料矿浆的粘度,进而对过滤速度造成影响。但是,这类因素在现场生产中几乎是不可控的。
入料矿浆的粒度组成对过滤速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中的细粒级物料含量,其含量越高,物料比表面积(S0)越大,过滤速度也就越低。在实际生产中,样品分析结果表明: -0.1074mm粒级的物料含量对过滤速度影响尤其明显,而粗粒级含量虽然有利于过滤速度的提高,但从以往的实践经验看,只有当压滤入料中0.1125~0.1074mm级物料占80%左右时,压滤机成饼较为理想;而在出现跑粗现象时,即入料矿浆中>0.15mm粒级物料含量较高时,压滤机往往会出现跑料、成饼差、卸料难等现象,而且也会对滤布造成部分损坏。
机架部分是机器的主体,用以支撑过滤机构,连接其它部件。它主要由止推板、压紧板、油缸体和主梁等部件组成。机器工作时,油缸体内的活塞推动压紧板,将位于压紧板与止推板之间的滤板、隔膜板、滤布压紧,以带有压力的料浆在滤室内进行加压过滤。
在压滤机使用过程中,滤布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选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过滤效果。所使用的滤布中,常见的是由合成纤维纺织而成,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涤纶、维纶、丙纶、锦纶等几种。除此之外,常用的过滤介质还包括棉纺布、无纺布、筛网、滤纸及微孔膜等,根据实际过滤要求而定。
厢式隔膜压滤机与板框压滤机的区别在哪里?
1、滤板结构的不同。板框式压滤机过滤室采用的两种滤板交错拼接而成,一种实心滤板和一种边框滤板。隔膜压滤机采用的两种不同滤板,一种实心滤板,一种是空心滤板。框架滤板像四条围城,空心滤板由两层铸造而成,形成滤板中间有很大的间隙,即空心滤板。
2、过滤腔形成不同。板框式压滤机过滤腔需要两块实心滤板在加上一块边框滤板组成,隔膜压滤机采用一块实心滤板与一块空心滤板组成。
3、滤布样式的不同。隔膜压滤机中间通过两层滤布构成一个过滤单体。板框压滤机滤布是一种方形滤布,其形状与前两种设备完全不同。隔膜压滤机滤布采用包裹式方式,将两层其中的一层穿过滤板中间小洞后再平展开了,包裹滤板。而板框式压滤机直接的放在滤板之间就可以。
板框式压滤机的工作流程:
1)压紧滤板:压紧油缸(或者其它的压紧机构)工作,使动板向定板方向移动,把两者之间的 滤板压紧。在相邻的滤板问构成封闭的滤室。
2)压滤过程:给料泵(隔膜泵)将矿浆输送 到滤室里,充满后,压滤开始,借助压力泵或压缩 空气的压力,进行固液分离。
3)松开滤板:利用拉开装置将滤板按设定的 方式、设定的次序拉开。
4)滤板卸料:拉开装置相继拉开滤板后,滤饼借助自重脱落,由下部的运输机运走。
滤布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滤桨的过滤技术要求,新滤布制作前应先缩水,开孔直径应小于滤板孔径,配套滤板时布孔与板孔应相对同心,进料孔布简应贴紧筒壁,否则会造成,过滤不清,过滤速率低,布筒破裂,达不到预期过滤目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