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诊脉“神经系统”:维视智造发掘光伏产线机器视觉新刚需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1/3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在光伏组件的生产中,“汇流带焊接机”是把每块电池片的引线焊接到汇流带上的设备,而引线焊接检测位于“汇流带焊接机”之后,是针对“汇流带焊接机”生产结果的闭环实现。

以往的生产实践,因为汇流带焊接普遍合格率高,之后的检测部署便常常被忽视,常见的解决方式是人工肉眼检测,人眼看板子上的180个焊点,每块板则至少需要1分钟。

然而低坏品率依然不是小问题。引线和汇流带是电池板的神经系统,引线和汇流带之间的焊接工艺,直接影响到电池片能否正常使用:如漏焊,虽概率极低,但问题致命,出现一个点就是一起重大质量事故;少锡,会影响电池板的使用寿命,使电池板未到报废时间前发生问题等。引线焊接不良将收到产品质量问题投诉,靠赔偿解决将不断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人物力浪费和品牌声誉损耗。

目前所有光伏生产工厂都在向“工业4.0”方向发展。其核心要求就是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本,这直接关系清洁能源的电费定价。光伏生产的降本要求“减人”,就是机器代人;其次是追溯,任何质量问题要能追溯到相应的生产环节。其中引线焊接作为关键的“汇流”工艺,是要实时全检且留存“工艺数据”的。

近日,维视智造研发团队再次发布光伏行业机器视觉新成果——汇流带“引线焊接质量”检测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在“0漏检”的前提下,使“误检率”低至0.01%。

,维视团队深度优化了一套光学成像方案,使焊锡部分的特征均清晰可见,焊锡特征大化,终成像效果OK、少锡、漏焊特征清晰明显,相机拼图可每个单元中心是锡丝的中心,图像上不会出现非检锡丝。

其次,基于该项目检测的特征随机多样、干扰因素繁杂的痛点,采用了“传统算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三嵌套方式进行方案实施,即:

(1)采用通用传统算法获取焊点粗略所在位置,准确率;

(2)基于粗定位坐标系,再使用深度学习定位引线位置;

(3)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检测焊点是否合格,使用严检测标准,确保“0漏检”,允许10%左右的“误检率”;

(4)根据上一步的“误检数据”,训练深度学习过滤模型,进行“过检”过滤。终实现“0漏检”的前提下,“误检率”控制在0.01%以下。

除达到2秒1板,误检极低的技术突破之外,面对各产线新旧不同的机器设备、产品、厂内环境,此套解决方案更具有简单易部署、兼容性强的特点,将进一步为厂商的设备升级、产线提效增速。

维视智造20余年来,一直专注于机器视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应用,如今针对具体行业已搭建了的研发团队,深入其中为产业链上各层级的厂商提供、、系统、定制化、高性价比的技术支持。做大浪淘沙中的洞见者,维视将携手每一位客户,共赴智造时代。

陕西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诊脉“神经系统”:维视智造发掘光伏产线机器视觉新刚需”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机器视觉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机器视觉系统>视觉系统>诊脉“神经系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