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混凝土泵泵送技术:全液压控制换向技术
代抽气技术:电控换向技术,PLC控制电磁阀换向实现抽气,S管分布交替换向。该机装配简单,生产成本低,但电气控制复杂,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很高,容易耽误工程进度是大的缺点。第二代泵送技术:液压换向技术,完全依靠主缸,分布小缸的液压信号变化来实现运动换向。1、混凝土泵送时,S管分布无需PLC电气元件的参与,故障率更低,控制更可靠,产品寿命大大提高。
全液压控制技术输送泵,无恒压泵,控制箱内无PLC,无储氮罐,水箱处无接近开关,结构简单,大大降低维护成本。1)混凝土输送泵应放置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放下支腿,平稳放置机身。2)作业前检查,确保电气设备、仪表正常,开关按钮、手柄位置正确,机械部件紧固点牢固可靠,链条、皮带松紧符合要求,传动部件运行正常。3)混凝土输送管接头应密封严密,管卡连接牢固。垂直管应为不小于10m的带止回阀的水平管,严禁将垂直管直接连接到混凝土输送泵出口。4)疏浚堵塞管道时,应疏散周围人员。在清洗可拆卸管道之前,应采用反抽法,消除输送管道的压力。拆卸时严禁面向喷嘴。5)操作过程中不得拆除料斗格栅等安全装置。不要攀爬和骑乘输送管道,不要将手伸进阀体内工作,严禁在抽水时将管道拆下。6)清洗管道时,操作人员应离开管道出口和弯头。如果采用压缩空气清洗管道,在距离管道出口处10m以内不得有任何人或设备进入。7)运转完毕后,应释放液压系统压力,并将所有控制开关放回原位。
混凝土泵的运行
(1)砂粒粒径、水泥标号、配合比应按出厂规范满足泵的机械性能要求。(2)泵送设备的驻车制动和锁车制动应同时使用,轮胎应楔紧,供水正常且水箱应充满清水,料斗内应无杂物,润滑点应正常润滑。(3)泵送设备各部件螺栓应紧固,管道连接处应密封严密,保护装置应可靠。(4)在操作的每个部分开始时,调节手柄、手轮、控制棒、旋塞等应处于正确的位置。液压系统应正常,无泄漏。
准备清洁管道、清洁用品及其他相关装置。运行前,用按规定配制的水泥砂浆对管道进行润滑。无关人员离开管道。(6)所有支腿应伸出并支撑牢固,布杆固定前不得启动。布杆升起后可以转动。棒子应按顺序伸展。禁止使用布杆升降或拖动物体。(7)当料棒处于充分伸展状态时,严禁移动本体。操作时需要移动时,应将上部布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超过10km/h。布杆的配管不得超过规定直径,安装的轮管应设置防剥离安全绳带。(8)各类仪器、指标应随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或处理。如果管道堵塞,应进行反向运输,将混凝土送回料斗,必要时应拆除管道,清除堵塞。(9)当泵送系统承受压力时,不得打开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液压系统安全阀不得任意调节。蓄能器只能充氨气。
应提供钢支撑,以承受垂直管重。当垂直管固定在脚手架上时,可以根据需要对脚手架进行加固。管接头夹不得漏浆。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宜用湿布和暖草袋覆盖混凝土输送管道,以避免阳光照射。寒冷季节施工,宜将混凝土输送管道包裹保温材料,防止管道内混凝土结冰,混凝土进入模具的温度。
当水平输送距离大于200m,垂直输送距离大于40m时,水平管垂直向下布置或在倾斜管前面布置。当水泥配合比单位水泥用量小于300kg/m3时,合理选择配管方式和泵送工艺。宜采用直径较大的混凝土输送管和较长的锥形管,弯曲管和软管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