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陀室紫砂壶十五件套
款识:阿曼陀室(底款);曼生手刻款(盖底)阿曼陀室六方诗文壶 戊子年
镌刻:双龙戏珠 龙缘 茶缘 (石泉)
款识简介:
1.彭年,杨彭年,清嘉庆、道光间宜兴制壶名手。荆溪人,生卒不详。彭年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名闻一时。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传大彬手捏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嘉庆间陈曼生作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彭年后又常与瞿应绍、朱石梅、邓奎等人合作制壶,所做之器皆为佳品。
2.曼生,陈曼生(1768-1822),清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西泠八家之一,善书法,篆刻,嘉庆十六年(1811)左右,任溧阳县宰,好紫砂工艺,自绘紫砂壶十八图样,请杨彭年及杨之弟妹并邵二泉等制壶,自在壶上刻铭,称“曼生壶”。
3.阿曼陀室,为陈曼生房室名,在陈曼生自书的尺牍书页上,钤有“阿曼陀室”印章。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尝疑‘阿曼陀室’为曼生室名,而苦乏左证。去春因研究曼生书法,叶子次周出其尊甫所藏曼生墨迹尺牍十数通,牍尾赫然有‘阿曼陀室’印章,始知曩者所疑果获证实。或疑曼生去任(溧阳县宰)后,以‘阿曼陀室’印贻彭年,姑备一说。”
此套阿曼陀室紫砂壶为我藏友伯父(国民党中将,与付作义和平起义北京有功,伯父是兵团司令`曾兼任天津警察署长,省民政厅长。北京解放前夕为躲战乱把许多浮财拉到家中,解放后拉走时给家中留了都份,主要是银元衣物等)此套茶壶解放前送给藏友父亲。茶壶一直未用过,原包装盒仍在已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