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德镇窑祭蓝釉天球瓶免费鉴定
清代景德镇的窑炉有重大改进,根据龙窑与马蹄形窑的优点及用松柴烧造的特性修建成的窑炉,外形象覆置的鸭蛋,称为蛋形窑,具有容积大、装烧量多等优点。烟囱顶部呈尖状,倾向窑头,防止了风向改变时抽力波动或倒灌。由于窑底向上倾斜,窑顶逐渐下降,窑的高度大于宽度,烟囱高度等于或稍小于窑长,加上注重装砌匣钵,采用各种投柴方法,从而使室内温度及气氛便于控制,并可充分利用热量。该种窑炉可同时烧成多种产品,燃料消耗较少,在建窑的时间及费用上也较龙窑节约,因而延用了很长时间。清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成熟,原料选择、加工更精细,瓷胎中高岭土用量大,釉中氧化钙含量降低,烧成温度达到现代硬质瓷的标准。 [3]
清景德镇窑祭蓝釉天球瓶通体施霁蓝釉,内施白釉,无款,内底施白釉。从胎、釉看应为晚清作品。霁蓝釉是以钴为呈色剂的一种蓝釉,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温钴蓝釉瓷器则是元代景德镇发明的。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入釉中,即可烧成钴蓝釉,呈色十分稳定。蓝釉若想达到呈色鲜艳的效果,除釉色须纯净外,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景德镇陶工在元代发明高温钴蓝釉后,又于明清时发明了回青、洒蓝和天蓝等釉色,绚烂多彩,耐人寻味,明、清蓝釉习称“霁蓝”,其继承元代的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器。明代霁蓝为后人称道者首推宣德一朝。其釉色蓝如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称其为“霁青”,与白釉和红釉并列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