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设计阶段水土保持要求。初步设计阶段应依据水土保持方案、相关标准规范
编制水土保持篇章,深化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将水土保持投资足额列入工程概算,全面推行
取土、弃渣场“一场一图”设计和施工便道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国铁集团技术审查单位同
步对水土保持篇章内容进行审查,并明确水土保持审查意见。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明确水土保
持措施布置、工程量和施工组织安排,细化不同条件下施工便道水土保持措施的标准设计,
明确表土剥离与保护、生态恢复和临时防护措施,确定弃渣场防护措施,确保弃渣场工程安
全。
强化可研阶段水土保持论证。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按照水土保持要求对项目选址选
线、建设布局等进行比选论证和优化,合理控制取土弃渣场和制(存)梁场、铺轨基地、预
制场、拌合站、施工便道等大临工程规模,大程度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落实绿色铁
路建设要求,将土石方利用率作为评价绿色铁路建设的重要指标,全面推进弃渣减量化和资
源化。
提高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水土保持方案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开工前
报送具有相应审批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加强水
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与主体设计单位的联动机制,切实将水土保持工作要求落实到主体工程
设计中,确保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符合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满足项目
建设实际。铁路建设单位要组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对弃渣场开展现场综合选
址、查勘,并就临时用地与自然资源、林草、农业等相关管理部门和土地权属单位或个人进
行充分沟通,落实用地可行性,避免实施中因无法占地导致弃渣场变更。
(二)落实移民安置工程水土保持责任。项目法人与移民安置
工程实施部门之间要明确移民安置水土保持责任和要求。移民安置
工程实施部门要落实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切实防治因移民安置
造成的水土流失。需要单立项实施的移民安置工程,应按照规定
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及验收工作。
(二)加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监管。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项目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应验未验”的项目尽快开
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进一步加大验后核查力度,对核查中发
现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严格水土保持审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
告审查单位要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把好水土保持相关内容
审查关。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单位要围绕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责
任范围、水土保持措施、弃渣场选址是否合理可行等,明确提出审
查意见,并对审查意见负责。对不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
范要求的,水土保持方案一律不予通过审查审批。
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本通知要
求,坚持依法行政与优化服务相结合,坚持简化许可程序与强化事
中事后监管相结合,坚持诚信鼓励与失信惩戒相结合,切实推进承
诺制落地见效。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修订生产建设项
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服务指南和相关流程,并做好信息公开、政策
解读和宣传引导等相关工作。 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探索对
企业投资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承诺制等方式简化审批管理。
实施水土保持承诺制管理的生产建设项目包括:
1.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生产建设项目。 采取书面检查、现场检查、“ 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对生产建设
单位履行承诺情况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应依法
依规采取责令停止违法违规行为、限期整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等措施予以处理。 对生产建设单位作出不实承诺或者未履行承
诺,以及生产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存在其他失信行为的,应按规定
列入水土保持“关注名单”和 “黑名单” ,实行信用惩戒。
(一)检查方式
根据情况,可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几种检查方式:现场检查;书面检查;通过购买服
务等方式,委托技术服务单位进行现场调查或者利用遥感影像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出具检查
意见;与有关部门和机构开展联合检查;其他检查方式。
(二)检查程序
现场检查一般采用如下程序:印发检查通知(暗访不通知);查看现场并查阅有关资料;
听取生产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单位汇报,并与相关人员座谈;印发监督检查意见并
送达生产建设单位;公开检查信息。
采用非现场检查方式开展监督检查时,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上述检查程序。
对建设规模较小的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简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