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号召,在发展特色小镇认证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典型引路,持续挖掘彰显特色、模式、经验普适的特色小镇,每年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发挥案例的引导作用和示范效应,引导各地区要坚持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协助地方全面优化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环境,与地方协同走出一条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在住建部等三部委公布的这份名单中,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多,有8个;其次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有7个;广东省6个;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分别有5个;河北省、辽宁省、江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有4个;北京市、上海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3个;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有2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个。
让我们来看看特色小镇的建成区用地规模吧。上图显示,小镇建成区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极端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成区规模普遍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小镇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建成区规模大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56平方公里),小的是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24公顷)。很有趣,大和小都是在直辖市。平均建成区规模为6.68平方公里。127镇(5个数据缺失)人均建设用地面积243.75平方米。看来,小城镇建设用地确实比较粗放啊!
案例: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位于湖州莫干山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作为全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单位之一,小镇以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全国地理信息创新驱动示范区。
小镇为企业提供高标准、高起点、的创业硬件条件。建立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四维一体”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建成国内地理信息众创空间——地信梦工场;“六纵一横”道路框架全面拉开,46幢产业大楼建成,3500平米的全国地理信息小镇展馆建成使用。
未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将按照“坚持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创建要求,坚持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社区五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以签约落户项目为载体,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商务配套、人才聚集、生态环境、绿色休闲宜居,具有鲜明科技和产业特征的示范小镇。引导地理信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成为跨越崛起的集聚区、宜居宜业的新城区、科技创新的区,为地理信息小镇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大余丫山小镇
丫山小镇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交通便捷,距汽车站、火车客运站仅10分钟左右车程,距赣州黄金机场50分钟左右车程。这里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丫山景区和江西省乡村旅游点丫山乡村生态园。
依托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大余县高标准规划建设,运动休闲主题,着力将丫山打造成地方特色浓郁、体育元素、旅游要素显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良好市场效应的运动休闲小镇。目前,小镇了建成了体育馆、越野赛道、训练基地等基础设施,三年来累计举办31类、300余次运动休闲活动,参加人员超过120万人次。
未来,小镇继续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养老、体育旅游、运动康复、体育培训等产业,实现运动休闲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协调推进。
特色小镇认证
、特色小镇具备的优势点
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1.产业定位,方向明确,避免同质化竞争。
2.形成特色产业人口解决就业,增速农村发展效果。
3.发展潜力是否具备产业竞争优势,具备产业链优势。
4.产业发展是否地方资源禀赋相符。
5.规模与范围符合建设用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