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新时代特色小镇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第三方特色小镇认证评价突破行政主导的评估考核体制的局限性,有利于客观的体现社会的意见,发现潜在问题,以服务提升评估考核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地方各类特色小镇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五洲恒通特色小镇认证为区域标准化建设、地方品牌打造、地方形象提升、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规范化标准依据。
指导龙潭乡制定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目标,对当地特色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发展以文化、生态旅游为核心,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的“一线”农旅产业融合生态文旅线;以有机蔬果生产示范带和有机食用菌生产示范带为核心的“两带”有机种植带;以有机中药材生产示范区为核心的“三区”中药材种植布局。
坚持着眼于服务经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融合,促进农旅两大优势产业协同发展,通过特色小镇的创建,龙潭乡将有机产业发展引上新高度,并将当地农业产业建设扩展为农村整体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势必带来当地生态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等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变化。
特色小镇关键的还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从其就业的特征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就业规模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8.7万个就业岗位),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1010个就业岗位),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提供的就业岗位为26624个。但也不可否认,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就业供给能力依然偏弱。
让我们来看看特色小镇的建成区用地规模吧。上图显示,小镇建成区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极端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成区规模普遍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小镇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建成区规模大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56平方公里),小的是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24公顷)。很有趣,大和小都是在直辖市。平均建成区规模为6.68平方公里。127镇(5个数据缺失)人均建设用地面积243.75平方米。看来,小城镇建设用地确实比较粗放啊!
特色小镇认证
、特色小镇具备的优势点
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1.产业定位,方向明确,避免同质化竞争。
2.形成特色产业人口解决就业,增速农村发展效果。
3.发展潜力是否具备产业竞争优势,具备产业链优势。
4.产业发展是否地方资源禀赋相符。
5.规模与范围符合建设用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