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压力容器晶间腐蚀GB/T7998-2005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含碳量超过0.03%的不稳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即不含钛或铌的0Cr18Ni9不锈钢),如果热处理不当则在某些环境中易产生晶间腐蚀。这些钢在425-815℃之间加热时,或者缓慢冷却通过这个温度区间时,都会产生晶间偏析,这样的热处理造成碳化物在晶界沉淀(敏化作用),并且造成邻近的区域铬贫化使得这些区域对腐蚀敏感。敏化作用也可出现在焊接时,在焊接热影响区造成其后的局部腐蚀。
通用的检查不锈钢敏感性的方法是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试验时将钢试样放入沸腾的65%硝酸溶液中连续48h为一个周期,共5个周期,每个周期测定重量损失。一般规定,5个试验周期的平均腐蚀率应不大于0.05mm/月。

奥氏体钢体焊缝产生晶间腐蚀,也是由于在晶界析出铬的碳化物从而在晶界形成薄的贫铬层引起的。晶间腐蚀倾向与焊接材料有直接关系。当焊接材料含有稳定化元素(如Ti、Nb) 或含碳量大到低碳(ωc≤0.03%)水平时,就不容易产生晶间腐蚀。这主要是由于Ti、Nb等元素与碳的亲和力大于铬与碳的亲和力,因而能取代Cr而与碳形成碳化物,使钢中绝大部分碳固定在这些碳化物中,因此能避免在晶界产生贫铬层。同样,如果焊缝中含碳量很低,也不利于在晶界形成贫铬层。

固溶态晶间腐蚀则是由于不锈钢晶界Si、P、S等元素的偏析。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在含Cr6+的HNO3中,在高温、高压尿素生产装置上易出现此种腐蚀形态。(3)防止措施:焊接用途应选择钢中[C]≤0.03%的低碳不锈钢,如00Cr18Ni10(304L)、00Cr18Ni14Mo2(316L)等,但也要防止在敏化温度长期停留,有条件时可选[C]≤0.02%的牌号。
可选各类不锈钢中含稳定化元素Ti、Nb的牌号,如0Cr18Ni11Ti、0Cr18Ni11Nb、00Cr17Ti(430LT)、00Cr17Nb(430LN)等。
对易产生固溶态晶间腐蚀的环境,可选用尿素级、硝酸级不锈钢等。除必需的焊接工艺外,在不锈钢生产和用户加工制造过程中,避免不锈钢承受敏化温度。

引起晶间腐蚀介质的环境
引起常用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介质,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氧化性或弱氧化性介质,一类是强氧化性介质,如浓硝酸等。常见的是一类,下面列出常见引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介质环境。
3. 1 常见引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介质
在G. A. Nelson 编制的“腐蚀数据图表”中列出了常见的引起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介质:醋酸,醋酸+ 水杨酸,硝酸铵,硫酸铵,铬酸,硫酸铜,脂肪酸,甲酸,硫酸铁,+ 硫酸铁,乳酸,硝酸,硝酸+ 盐酸,草酸,磷酸,海水,盐雾,硫酸氢钠,次氯酸钠,二氧化硫(湿) ,硫酸,硫酸+ 硫酸铜,硫酸+ 硫酸亚铁, 硫酸+ 甲醇, 硫酸+ 硝酸, 亚硫酸, 酞酸, 氢氧化钠+ 硫化钠。

由于500℃以上碳的扩散速度远大于铬的扩散速度,碳将不断向奥氏体的晶界扩散并与铬化合成Cr23C6,造成奥氏体境界的贫铬。当晶界处的含铬量低于12%时将使焊接接头失去抗腐蚀能力。如在高温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接头焊缝组织晶界会发生局部腐蚀(晶间腐蚀)。

常采用过渡层的办法解决。即在珠光体耐热钢一侧坡口表面堆焊一层厚度约5~6mm的含V、Nb、Ti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焊材。可以用珠光体耐热钢焊条(E5515-B2VNb)。焊接时,采用较小的规范。也就是说,要用小电流、低电弧电压、快速焊、多层多道焊等,主要是为了减少母材的热输入,可限制珠光体耐热钢中的碳向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的扩散,从而达到防止焊接接头发生晶间腐蚀。

江苏正盛特种设备材料技术检验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压力容器晶间腐蚀GB/T7998-2005”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压力容器晶间腐蚀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检测服务>材料检测>压力容器晶间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