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发
沙发座前宽不要小于480mm,座面深度应在480mm?600mm之间,座面高度应在360mm?420mm的范围内。
如今,一些简单时尚的低矮沙发,倍受年轻人的青睐。然而,沙发的高度和宽度跟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沙发座的前宽小于标准,沙发的空间就会变得狭窄;座面深度过深,小腿无法自然下垂,腿肚容易受压迫;深度过浅,又会让人有种坐不住的感觉;座面太高,就像坐在高椅子上,很不舒服,如果太低,人站起来时就会感觉更费劲一些。
2、床
440mm是健康高度(通过被褥面距地面高度来测算)。很多人都喜欢像榻榻米一样的矮床,觉得这样的床简单方便。也有一些人常常把床下当成储物间,用小柜子把床垫得很高。
其实,床沿离地面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腿不能正常着地,时间长了,腿部神经就会受到挤压。
3、枕头
成人的枕头高度为150mm,老人小孩稍低。
因为枕头的高度会直接影响到睡眠,枕头太高,人不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影响睡眠质量,阻碍血液循环,特别对孩子生长发育和老人的健康不利。
4、桌椅
桌椅的高度差在280mm?300mm之间,写字台下面的高度不小于580mm,宽度不于520mm。
桌子太矮或者椅子太高都会影响人的脊椎和腰椎,尤其不利于孩子的视力和生长发育。
写字台下面的空间如果不达标,腿就不能自由活动;
在电视柜的选择上,要结合电视机和沙发的高度来计算,如果人们的视线正好落在电视屏幕中心,就说明电视柜的高度适宜。
判断家具尺寸是否适合,好的方法是亲自尝试。如果在电脑桌前工作一会就感觉腰酸背痛,睡眠时间充足却感觉不到轻松,很有可能是您的家具尺寸出了问题。
因此,挑选家具时,一定要多试、多问,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找厂家直接定做。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单位通常为“m/s”、“km/h”等。风速表就是测量风速的仪表,早应用于气象行业,测量大气环境中的风速,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空气流速测量领域,比如煤矿、交通、建筑、化工、粮食加工等行业。
风速表的重要性。
建设部《塔机设计规范标准JB9462?88》技术要求4.1.2.1条“在起重机的大安装高度工作时,风速不大于20m/s。整体架设爬升或顶升操作风速不大于13m/s。”,4.5.6条“对臂架根部全交点超过50m的起重机应在顶部装设风速仪。” 旅游局对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有关异常气候情况的运营规定是“大瞬时风速超过15m/s时,停止运营”。若没能配备准确计量合格的风速表,就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风速表这一计量器具无论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来说,都非常重要。
风速与气象风速没有等级,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在气象上,目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二个等级。有记录的高风速发生在1934年4月12日美国新汉普郡的华盛顿山。5分钟内平均风速高达338km/h(94m/s)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对度量衡的贡献是“一法度衡石丈尺”,即统一度量衡,其确定的度量衡单位名称和进位制在汉代还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秦汉时期厘定的度量衡制定对我国后续各朝各代在经济、天文、历法、农田、水利、建筑、手工业和日常生活等诸方面都产生了的影响。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主要做法:一是,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二是,颁发度量衡标准器具。标准器具由中央监造,分发到各地使用,如“秦权”“秦量”等,现存出土的秦权、秦量等均铸刻有秦始皇的诏书,有的还加刻了秦二世的诏书。在陕、甘、晋、鲁、苏、豫、冀、辽、吉、蒙等地秦权、秦量的出土说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法令在当时已经推行到了相当大的疆域。三是,对度量衡器具施行检定、校准制度。《吕氏春秋》记载,“仲春、仲秋之月,日夜分,则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斗桶。”四是,秦始皇很重视对统一度量衡的宣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山东,立“琅琊台刻石”,强调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的重要意思。
道光(1821-1850)后期,中外通商日益频繁。为了便于稽查和征收进出口货税,清设立了通商海关。根据道光二十七年(1874)中国、瑞典、挪威《贸易章程》第十二款规定,瑞典、挪威等各国岸领事馆所有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标准。由“中国海关发给丈尺秤码各一副,以备丈量长短权衡轻重之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一律依照粤海关所颁之式盖戳镌字,以量值统一。并要求各海关监督所在口岸送交领事馆照此划一。然而各国并不满足于清开放海禁,为了在中国获取更多的资产,各国都想控制中国的海关大权。咸丰八年(1858)天津条约订立之后,各约所附通商章程皆规定请外国人帮助办理税务,从此海关大权榜落。咸丰九年英国人李泰国攫夺了广东海关后,中国海关一直被帝国主义把持。海关衙门既不在中国行政系统之内,海关上的度量衡以及币制也不在中国法律规定之内。各国海关衙门借口中国度量衡庞杂纷乱,漫无一定,另设专款规定相互折合的办法。自此在中国度量衡史上出现了丧权辱国的海关度量衡,即所谓的海关尺和关平秤
油表盘上的刻线并不能地反映油箱内的存油量
有的司机根据汽车仪表盘上的油表判断油箱的存油量,由此认为加油机的计量不准,这其实是种认识误区。汽车油量表是汽车电气仪表中的指示器,顾名思义是起到“指示”作用,即指明和警示。其结构多为通过浮子等,将油箱内油的液面高度转化为电信号,使油量表有相应的指示。油量警告灯是对驾驶员及时加油的一种警示,其出厂设定值以及驾驶运行的不同工况条件决定了与实际的行驶里程或剩余油量无准确的相关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的颠簸、转向倾斜会造成液面晃动,浮子相应晃动对油量表的指示影响很大。综上,决定了油量表指示精度较低的特性,故不能作为计量油箱存油量的依据。
不能仅通过把加油数量、金额、行驶公里数同以往比较来判断加油量是否准确
上一次加了200 块钱的油,跑了320公里,这次同样的价钱加的油,只跑了300 公里,这加油机是不是不准啊?这种比较是不科学的。因为路况好坏、车辆负载多少、油品价格高低、油品质量优劣、行驶速度快慢、天气状况、交通堵塞、油路渗透等因素都会影响汽车耗油量,因此也不能仅通过把加油数量、金额、行驶公里数同以往相比较来判断加油量是否准确
风吹雨打是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风向和风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讴歌它、观察它、测量它。甲骨文中已有祭祀东、南、西、北四方风神的记录,并对风向设定的名称。
早在先秦时期已制造了风向仪???(qi?n)。汉代文献《淮南子》说:“?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又称谍,取侦察风向之意。?的结构简单:立一风杆,杆上系有丝帛做成长条形“旗”,称“示风器”,器上系一小铃挂在高竿上,风吹铃响。设有的观测者监听铃声并看旗被风吹动的方向以报风向。西汉时风向器除“?”之外,还有相风鸟。“铸铜凤,高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铜凤凰下部有转枢,插在一个圆槽内即可随风转动,使凤凰头部总是指着风吹来的方向。“下有转枢”暗示转枢必与下一层的转动机件相连,可能装有一种记风速的器件,是风速计的。东汉至三国改用木鸟作风向仪,更为轻便,并且使用也更普遍了。
唐代科学家李淳风(公元602年?公元670年)在他的著作《乙巳占?占风远近》中根据风对树产生的力来估测风速。“树叶微动,风速约十里;树叶沙沙作响,风速则日行百里;树枝摇,二百里;堕叶,三百里;折小枝,四百里……。”再根据树的摇动情况定出风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枝,六级折大枝,七级飞沙石,八级拔大树及根。”外加“无风”、“和风”共十级。与近代各国对风等级划分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