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质量措施
钻井设备安装之后,各机长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装合格后,报项目经理批准,方可开钻。
合理选用钻进方法、钻具、钻进技术参数及工艺。
严格按钻探规程进行作业,合理掌握进尺长度。
在施工过程中,按一定的钻孔深度,使用水平尺校正钻机。
钻机应准确对位,对位误差小于125px,由质检员复检后方能施工。
调平钻机,用垂直吊线法检查其主轴的垂直度,使其垂直度误差<0.5%L。
孔径要求: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钻头直径,确保不小于130mm。磨损超过5mm时及时补焊,确保钻头直径达到设计桩径要求。
钻井过程中,每井尺2~3m,应检查钻孔直径和竖直度,检查工具可用圆钢筋笼(外径D等于设计桩径,高度3~5m)吊入孔内,使钢筋笼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如上下各处均无挂阻,则说明钻孔直径和竖直度符合要求。
根据国家地质勘探规范要求,垂直钻孔每钻进50m深时测斜应不少于1次。当检测发现钻孔垂直度的偏差超过标准要求时应及时纠正重新进行定位或调整钻机底盘,校正塔架及塔杆的垂直度。
记录员须使用蓝黑钢笔或碳素黑色笔、字迹工整填写好现场记录,并记录情况准确、真实。钻孔达到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有关人员验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还应做到:
钻井设备安装完毕,机长进行安全检查;
竖立和拆卸钻架时,在机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严格按照钻探规程和钻探安全制度进行操作,做到安全施工。
施工期限
自合同签订后20日内完成。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健全质量自检体系
为施工质量,项目经理部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严格执行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控制制度。在施工现场建立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质检科全面负责实施,包括质检、试验、工程施工、材料等各部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能够胜任自检工作的人员参加,形成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质量自检机构,组成如下质量自检网络:
建立质量责任制
制订各部门、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各部门以及每个员工在质量管理中心完成的任务、承担的责任和赋予的权限。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地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身上。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质量的责任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各自的范围和要求承担责任,并把质量作为评比业绩时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查制度
在施工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以施工班组自检为主互检为辅,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巡回检查相结合的质量检查制度,做好在实施本工序时既为一道工序的质量检查,又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其次各班组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立即解决,后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巡回检查督促控制整个施工流程,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较大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真正做到在施工中控制和质量。
审核变更中涉及的其数量及计价的真实性。
审核设计变更部位的工程量增减是否正确,是否得到了如实反映。
审核变更部位的定额套用是否合理。
设计变更应视作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
审核设计变更计算过程是否规范。
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按合同中约定的计量规则进行计算,有无高估冒算。
洽商签证的审核与管理
洽商签证的必要性
签证对造价的影响程度,洽商签证于设计变更相同,按其对造价的影响程度,亦分为a、b、c三类。
类签证:这类签证不涉及设计原则的变化,不影响质量和安全运行,且不增加或减少工程费用(或合同价款)。
类签证:这类签证涉及工程内容,造价有增减,但变更价款在合同规定的包干费用范围之内。
提供非承包商原因所致设备或材料未及时送达引起的误工费用、工期延误等索赔的咨询。
提供应业主要求承包商采取非常规施工措施而增加费用的评估咨询。
施工合同跟踪——跟踪工程实施阶段
参加与工程造价及合同相关的会议,并作好记录。
审核的施工合同主要包括:施工总承包合同以及合同额大于10万元的甲方直接分包(或委托)合同。
主要审核: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合同内容的完整性,结算及价款调整条款的内容表述是否准确、完整。
总价或单价包干合同的包干总价或包干单价须事前审计。
对现场设计变更及签证进行造价咨询。
提供业主方发出现场图纸变更引起费用变动的计算咨询。
提供业主方确认的现场图纸修改而引起费用,工期变动的估算咨询。
计算设计修改的增减值,并协助业主与承包商达成费用上的增减协议及制订工程变更清单。
其他与项目成本变动有关的咨询服务,如工程造价控制及优化分析。
包装、运输、装卸、堆放
包装:出厂产品(零部件、构件等)均按规格要求进行包装。
运输:根据产品长度重量确定运输工具,确保产品质量和运输安 全,梁、柱尽量采用长货车,特殊长度应对车厢进行适当改装。应与运输 单位签订行车安全责任协议,严禁野蛮装卸。
装卸:原则上梁、柱、构件都用吊车或行车装运,其它杆件和零 件可用人工装卸。卸货时,均应采用吊车卸货,装卸时应轻拿轻放,车上 堆放合理,绑扎牢固,装车时有专人检查。
堆放:小型构配件堆放尽可能堆放室内、大型构件应分类别堆放 在平坦不积水的场地,堆放高度不宜超过两层。高强螺栓连接副在室 内干燥的地方堆放。现场堆放都整齐、标识明确。必要时做好防雨、 雾处理,连接磨擦面应得到确实保护。
前期预埋主要指锚栓的预埋,预埋件的埋设精度直接影响工程的 安装质量及对提高安装工效有一定的。
吊装前准备工作:钢结构吊装前应按照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构件, 查验质量证明单和设计更改文件,检查验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变形 情况,及时进行矫正至合乎规定,柱基础方面必有取得基础验收的合格资 料。
安装方法及安装顺序:根据现场条件本工程采用“分区分件安装 法”进行拼装,起重机在车间内分二次开行全部安装完毕,次开行将 H 型钢柱对号入座;第二次开行将钢梁进行拼装吊装,拼装时对容易变形 的构件应作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设计要求顶紧的节 点,相接触的两个平面有 70%梁紧贴,用 0.3mm 塞尺检查,插 入深度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总面积的 30% ,边缘大间隙不得大于
0.8mm,需要利用已安装的结构吊装其它构件和设备时,应征得设计单位 同意,并采取措施防止损坏构件,在松开吊钩前就作初步校正并固定。
高强度螺栓施工方法:本工程钢梁、柱连接采用磨擦型高强螺栓, 安装高强螺栓时构件的磨擦面积应保护干燥清洁,不得在雨中作业,高强 螺栓紧固程度用扭矩扳手进行控制,拧紧方法用两次拧紧方法,初拧不得 小终拧扭矩值的 30% 。终拧扭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式“M= (P+ΔP)
*K*D”计算,每组高强螺栓的拧紧顺序应从节点板中心开始施拧,当天 安装的螺栓应在当天终拧完毕,其外露丝扣不得小于 2 扣,连接擅条墙梁 用的普通螺栓每个螺栓垫两个垫圈。所以有安装螺孔,均不得采用气割扩 孔,当孔超出容许偏差造成连接螺栓不能穿通时,可用铰刀进行修整,但 修整后的大直径应小于螺栓直径的 1.2 倍,铰孔时应防止铁屑落入板缝 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