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行业石灰石是平板玻璃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它主要向玻璃中引入氧化钙,增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石灰石原料的质量对玻璃的熔制具有很大的影响。
陶瓷行业在陶瓷面砖中,使用石灰石其用量在5-15%之间。在陶瓷坯釉料中主要是发挥熔剂作用,用于釉料中可以增加釉的硬度与耐磨度;增加釉的抗腐蚀性;降低釉的高温粘度与增加釉的光泽度等。碳酸盐类熔剂原料在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中使用很多。
橡胶行业对于橡胶来说,碳酸钙是仅次于碳黑、白碳黑的第三大补强填充剂,具有毒性小、价格低、补强效果好等特点。
随着混凝土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矿渣和粉煤灰,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粉煤灰和矿渣资源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脱销现象。我国石灰石资源分布广泛,且其价格低廉、易于粉磨、运输方便。将石灰石粉(以下简称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应用于混凝土可以弥补粉煤灰供应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掺加方式基本分为两种:一是石粉部分取代细骨料,即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相对较高;二是石粉作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部分取代水泥。石粉的不同掺加方式、不同掺量以及不同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不尽相同,在参考其它文献时应注意其研究条件。一般认为,石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可归结为加应、活性效应和颗粒形貌效应。加应是指石粉颗粒可以作为水化硅酸钙的成核基体,降低成核位垒,加速水泥水化。活性效应是指石粉并非完全惰性,其后期和水泥中的铝相反应生成具有一定胶凝能力的三碳水化铝酸钙和单碳水化铝酸钙。颗粒形貌效应包括形态效应和填充效应,其中形态效应是指光滑致密的石粉颗粒分散在水泥颗粒之间,能改善水化初期水泥的絮凝状态从而改善混凝土性能;填充效应是指细度更小的石粉颗粒填充在水泥颗粒之间,使基体更为致密。石粉的这些效应对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孔结构都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研究石粉的基本性能,石粉对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石粉对实现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石粉混凝土因其的力学性能及合理的经济效果,且在工程应用的广阔前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石粉有一定的减水作用,但在相同初始坍落度的情况下,石粉(以下未特意说明的石粉掺入方式均为内掺)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较大,石粉中含泥量增加时将进一步加速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粉煤灰则对混凝土具有较好的保坍作用。杨柳、宋少民将石粉和粉煤灰复合掺入混凝土中则发现,在石粉和粉煤灰总掺量为胶凝材料的50%时,随石粉掺量比例增加,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明显减少,对比分析文献可以发现,石粉和粉煤灰复掺可明显改善单掺石粉时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文献[16]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石粉和粉煤灰复掺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流动度,减少坍落度和扩展度损失,并且可稍微提高含气量。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是我国从事金属材料、冶金产品、化工产品、再生资源质量检测、欧盟环保(RoHS)指令的有害物质检测、金属材料综合利用检测与咨询、评价以及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的机构。中心始建于1971年,先后隶属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2015年12月经广东省机构编制批准成为广东省科学院属下的立二级事业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