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新时代特色小镇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第三方特色小镇认证评价突破行政主导的评估考核体制的局限性,有利于客观的体现社会的意见,发现潜在问题,以服务提升评估考核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地方各类特色小镇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五洲恒通特色小镇认证为区域标准化建设、地方品牌打造、地方形象提升、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规范化标准依据。
以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为例,我机构多次前往当地,深入调研当地特色小镇创建基础,与龙潭乡各部门密切沟通发展规划,派遣组协同当地领导明确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引导龙潭乡特色小镇发挥自身优势,定位有机农业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支柱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协同发展。
指导龙潭乡制定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目标,对当地特色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发展以文化、生态旅游为核心,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生态康养、文化旅游产业的“一线”农旅产业融合生态文旅线;以有机蔬果生产示范带和有机食用菌生产示范带为核心的“两带”有机种植带;以有机中药材生产示范区为核心的“三区”中药材种植布局。
通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号召,在发展特色小镇认证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典型引路,持续挖掘彰显特色、模式、经验普适的特色小镇,每年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发挥案例的引导作用和示范效应,引导各地区要坚持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协助地方全面优化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环境,与地方协同走出一条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大城市近郊、大城市远郊和农业地区。上图可以看出,农业地区的特色小镇多,其次是大城市近郊区,而大城市远郊区的特色小镇少。从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在南方要多于北方,而农业小镇则在北方要多于南方。但总体而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特色小镇关键的还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从其就业的特征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就业规模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8.7万个就业岗位),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1010个就业岗位),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提供的就业岗位为26624个。但也不可否认,长江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色小镇的就业供给能力依然偏弱。
再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和西南云贵川地区。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就业高达10385个,占全部就业岗位的39%。显然,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广东深圳大浪时尚小镇
大浪时尚小镇是龙华区的产业片区之一,是深圳市获批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特色小镇工作示范点。从2001年始,大浪时尚特色小镇经历了一系列称谓变化,从初深圳市规划的10大传统产业集聚区之一—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到2013年以来的“时尚硅谷”、“时尚创意城”、“时尚创意小镇”,再到2017以来的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示范点——大浪时尚特色小镇,大浪的服装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华丽转型的经典路径,成为原10大传统产业集聚区中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经典样本——由贴牌代工为主要特征,到自主设计经营自主品牌,再到面向国际、瞄准全球时尚的时尚创意城,再到与片区经济文化深度融合、以“媲美米兰的国际时尚之都”为目标的“时尚特色小镇”,大浪时尚特色小镇不断展示着饱满的实力,执着地迈向目标。
小镇打造化配套服务体系,发展物流、咨询、培训、中介、基金等时尚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建立化、国际化、化服务体系;定期更新小镇园区物业信息,并协助开展招商工作;及时处理企业纠纷、进行园区维护、开展自然灾害巡检等工作;协助组织园区企业赴南昌、武汉举行大型校园招聘会,帮助企业吸纳人才;为企业提供规划建设、税收等咨询服务;与龙华区检察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企业知识产权保驾;与部分园区企业签署合作意向书,探索人才公寓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解决时尚人才后顾之忧。
西青杨柳青文旅小镇是一个古镇观光、农业观光体验、餐饮与纪念品消费类型的特色小镇,小镇依托镇中文化旅游拉动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发展融合生产性、生活性、娱乐性、生态性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
杨柳青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遵循“规模要大、档次要高、内容充实、运营”的原则,高起步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与投资大家、与文化旅游及开发企业接洽,组织又专又精的经营团队,充分挖掘出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弘扬和发展年画文化、运河文化、大院文化,将特色文化与千年古镇的城市化建设有机融合,带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切实提升千年古镇的城市品位和历史韵味,实现城市化建设的“端起步、大手笔投入、化运作”,加快实现“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真正打造高起步、高标准、次的全镇域旅游特色小镇,切实助推西青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发展、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