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和社会背景
1、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人才,进行教学改革,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1),珠三角地区是全国经济活跃的地区之一,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但据调查许多企业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文字处理方面,其作用仅仅是相当于一台打字机,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这种状况是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计算机应用性人才十分缺少。的人才主要从事方向的设计及应用,而一般的计算机使用人员希望有一个介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完善的应用平台,并有需要享受良好服务的愿望。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正好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他们能开发出一些基础程序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降低计算机的操作难度,通过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维护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互联网上为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宣传以及信息的收集提供帮助。完善各企业计算机的应用,急需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性人才,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市场分析,在我国,IT行业存在划分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现象。IT行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宝塔形的,位于宝塔顶部的是人才,包括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宝塔底部的则是大量基础人才,但现在我国状况恰好相反,为中间大、两头小。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大量培养软件工程师是当务之急。因此如何改变我国IT行业存在的“高能低用”的现象,如何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体系,进行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行业需求从事基础工作的人才,是适应国家信息产业(IT)发展的必然结果。
4、教学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使用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不管大学、大专,基本上都是学科型的培养模式,要求在学校期间,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是重理论轻实践;毕业分配进入社会后,经过不断地岗位锻练才能适应岗位。尽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有发展后劲,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造成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其次真正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相应的岗位群,培养的人才技术能力不高,影响整个社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快改革,尽快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网络和多媒体方面的应用人才
互联网作为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拥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截至目前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1000万,并将继续以20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将突破1亿,届时中国将成为大的互联网用户国。
我们现在所用的互联网又称为代互联网。它是美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而成的。它完全由美国立完成,从各种基础的硬件,如路由器、服务器,到各种标准、软件,乃至关键技术,全部由美国掌握,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是跟随者。凭借这个优势,美国不仅在新经济中大获全胜,而且在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的影响。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CERNET)主任吴建平教授认为“代互联网,我们错过了。但对于这样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到了第二代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否则我们将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有人认为应把下一代互联网提高到像‘两弹一星’一样重视,我认为一点都不过分。网络是未来社会基本的元素,因此在下一代互联网能否发言,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在未来经济、军事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权。吸取我们在代互联网建设上的一些经验,我们举国之力,制定全方面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规划,加快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快我国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呈稳定增长之势。
具体措施如下:
(1)数量补充:
每年从高校接收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1-2 名。
从各高校、企业引进以上技术职称,能够胜任教师工作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2-3名。
(2)学历层次提高:
每年选派2-3名教师送培研究生。
三年内引进计算机类研究生5名。
从工矿企业、公司或研究所引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人员。
(3)“双师”素质提高
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到计算机公司、学院网络中心机房等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能力。
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在取得教学技术职称的同时,获得与本相关的其它的中级或技术职称,或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
从生产、科研现场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4)专兼结合:
从有关大学及科研院所聘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威望的教授担任客座教授,指导本的建设、学术建设和科研活动。
从计算机网络通信公司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具有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能及时反映在教学中。
从全国范围看,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办学取得成绩的意义,在于成功探索出一条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道路,为我国数量众多的同类院校在办学方向、教学改革、社会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借鉴。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或是中心大城市的高职院校,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占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更多更大,也更需要得到支持与帮助。因此,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不仅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也必将对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更大范围更加深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1)经费投入
入选国家示范性院校,我省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匹配资金,分批投入,建设。
(2)政策支持
①提高示范性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到“十一五”末,使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省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
②加大示范性院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落实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政策。鼓励院校与其他学校及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统筹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③安排示范性院校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单招生试点,生源质量。支持院校灵活设置,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大跨省招生规模。
④逐步开展示范性院校教师技术职务评聘改革试点,加强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教育资源。
⑤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示范性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