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农业类相关教学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农业类相关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本考纲。
一、适用
本考纲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包括现代农艺技术(代码:010200)、观光农业经营(代码:010300)、植物保护(代码:010600)、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代码:010700)。
二、命题原则
1.通用性:依据现代农业行业对农业技术员、种子繁育员、种苗繁育员、农作物植保员、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共性要求,顺应基于农业类、农业群的跨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关注农业技术发展的分化与综合,兼顾传统工艺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归纳和提炼的现代农业技术核心素养,建构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具有深度评价意义的知识领域和考试内容。
2.基础性:着眼于学习者综合素质提升,以现代农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农业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促进学习者逻辑思维的形成、现代农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科学性:命题力求科学、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范围
本考纲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农业类涉及的“植物和植物生理”“土壤基础和科学施肥”“农业气象”“土壤耕作和种植制度”“种苗生产技术”“植物生产关键技术”“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植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职业素养与态度”“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与法规”11个知识领域,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农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适度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参照学习目标分类,考试要求分为A(了解层次)、B(理解层次)、C(掌握层次)三个层次。具体说明如下:
A(了解层次):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认识、知道等。
B(理解层次):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方法,并藉此解释、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相应的行为动词:理解、熟悉、领会、清楚、懂得等。
C(掌握层次):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清楚“怎么办”。相应的行为动词:掌握、应用、运用、利用。
(三)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序号 | 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
知识领域 | 知识点 | ||
1 | 植物和植物生理 | ⑴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B |
⑵知道植物的组织与功能 | A | ||
⑶掌握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 C | ||
⑷知道常见植物的营养器官的变态 | A | ||
⑸掌握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结构 | C | ||
⑹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含义 | A | ||
⑺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衰老、相关性、极性与再生等营养生长现象 | B | ||
⑻理解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及植物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B | ||
⑼理解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长物质的作用和应用 | B | ||
⑽了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 A | ||
⑾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应用 | B | ||
⑿理解植物的光合性能与光能利用率 | B | ||
⒀知道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等温度指标 | A | ||
⒁理解土温、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B | ||
⒂掌握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措施、光环境调控措施、温度调控措施和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调控措施 | C | ||
2 | 土壤基础和科学施肥 | ⑴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含义 | B |
⑵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 | B | ||
⑶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 | A | ||
⑷掌握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和培肥措施 | C | ||
⑸知道低产土壤的改良和开发 | A | ||
⑹知道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A | ||
⑺了解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 A | ||
⑻理解植物矿质营养的吸收 | B | ||
⑼掌握常见植物的营养元素缺素症状及其诊断 | C | ||
⑽了解配方施肥的含义,理解其基本原理 | B | ||
⑾掌握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 | C | ||
⑿掌握氮肥、磷肥、钾肥的种类、性质与合理施用 | C | ||
⒀了解土壤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与合理施用 | A | ||
⒁理解土壤复合肥料与混合肥料的种类与合理施用 | B | ||
⒂理解有机肥料的作用、种类、性质与合理施用 | B | ||
3 | 农业气象 | ⑴了解农业气象要素、昼夜与四季的变化规律 | A |
⑵理解气候概念、气候带与气候型、我国及当地的气候特点 | B | ||
⑶理解农业气候资源与合理利用 | B | ||
⑷理解农业小气候的概念及效应 | B | ||
⑸理解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 | B | ||
⑹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 A | ||
⑺了解低温冷害的表现及防御 | A | ||
⑻了解干旱的危害及防御 | A | ||
⑼了解干热风的危害及防御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