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类消毒剂
2013年市场上主要的醛类消毒剂产品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直到2013年主要用于医疗行业的器械表面和空气的消毒,该类消毒剂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用Cl2消毒的水可能有臭味,氯使水中的有机物氯化,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氯化物如CHCl3等,是潜在的致癌物质。都正在研究并开始采用新的自来水杀菌消毒剂,如臭氧(O3)、二氧化氯(ClO2)、Na2FeO4等。
饮水消毒的方法有很多,如煮沸、紫外线照射、通O3等等。我国大规模的饮水消毒主要用氯──加液氯(少数地方的水厂也有加漂白粉或漂粉精的)。消毒的主要作用是杀灭可引起霍乱、伤寒、痢疾等疾病的病菌。
用Cl2消毒的水可能有臭味,氯使水中的有机物氯化,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氯化物如CHCl3等,是潜在的致癌物质。都正在研究并开始采用新的自来水杀菌消毒剂,如臭氧(O3)、二氧化氯(ClO2)、Na2FeO4等。
眼部接触
溅入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
同时,对消毒用品的成分、浓度、时长、消毒方式等都大有讲究。那些不考虑现实场合,只讲究表面的“快、准、狠”消毒,容易埋下药物残留的隐患,对人体和居家安全造成损害。同时,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消毒效果,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一些居民过于追求消毒的次数和量度,出门回家后全家各处都要“抹”个遍,甚至在鞋底和车轮上涂抹消毒剂;一些地方管理者也喜欢搞“地毯式消毒”,什么全城喷洒消毒剂、喷雾消毒枪360度“扫射”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多人次轮动,每天四处洒药,对水体、空气、土壤等极易造成污染。种种行为背后,既有对防控的充分重视,也暴露出对消毒工作的盲目和误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