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IEC的标准,可燃性粉尘危险场所区域划分:20区、21区和22区 20区:指空气中爆炸性环境以可燃性粉尘云的状态连续出现,长时间存在或者频繁出现的场所。在金属粉尘场所中20区包括管道、除尘器内部;持续进行金属制品磨削、打磨、抛光、抛丸喷砂的作业部位和机械加工设备内部的粉尘收尘系统及装置等。 21区: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空气中爆炸性环境以可燃性粉尘云的状态可能出现或偶尔出现的场所。在金属粉尘场所中21区往往是指非持续进行铝镁制品磨削、打磨、抛光的作业部位;没有GB/T16758的要求设置吸尘排风罩,存在粉尘飘散的整个厂区;除尘系统管道、除尘器的清灰口及清灰口作业周围2米区域;机械加工设备的粉尘收尘系统及装置的清灰口及清灰口作业周围2米区域等; 22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空气中爆炸性环境以可燃性粉尘云的状态不可能出现的场所,如果出现也仅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范围包括超出21区周围3米的距离(垂直向下延伸至地面或楼板水平面);存在两处(含两处)以上的22区的整个厂房。
定期对这些爆炸性粉尘环境进行防爆检测和防爆检查是防止和降低爆炸事故发生率的手段之一。对这类型场所的防爆检查了一系列的标准,并规定3年/次由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此进行检测,以此规范其现场防爆检测的相关技术要求。
主要依据标准有:
1、GB 15577-2007《粉尘防爆规程》
2、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GB 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拠范》
4、GB 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第部分通用要求》
5、GB/T 17919-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6、GB 17269-2003《铝加工粉尘防爆规程》,针对镁铝加工场所
7、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防爆规范》
8、《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总局令第68号)操作要点等
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的原则:
1.要满足危险场所划分的危险区域来选用相应的电气防爆类型;
2.要根据危险环境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种类来选择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温度组别;
3.考虑其他环境条件对防爆性能的影响(例如:化学腐蚀、盐雾、高温高湿、沙尘雨水,或振动的影响);
4.安装使用维护的性;
5.选用具有防爆合格证以及相应认证的产品。
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日常维护和检查要求: 1.防爆电气设备应保持其外壳及环境的清洁, 有碍设备运行的杂物和易燃物品,应化验分析人员经常检测设备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2. 设备运行时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 检查外壳表面温度不得超过产品规定的温度和温升的规定。 3.设备运行时不应受外力损伤,应无倾斜和部件摩擦现象。 声音应正常,振动值不得超过规定。 4. 运行中的电机应检查轴承部位,须保持清洁和规定的油量, 检查轴承表面的温度,不得超过规定。 5. 检查外壳各部位固定螺栓和弹簧垫圈是否紧固,不得松动。 6. 检查设备的外壳应无裂纹和有损防爆性能的机械变形现象。 电缆进线装置应密封可靠。不使用的线孔,应用厚度 7. 检查充入正压型电气设备内部的气体, 是否含有爆炸性物质或其它有害物质,气量、气压应符合规定,气流中不得含有火花,口气温不得超过规定,微压(压力)继电器应完整,动作灵敏。 8.设备上的各种保护、联锁、检测、报警、接地等装置应完整。 9.检查防爆照明灯具是否按规定保持其防爆结构及保护罩的完整性。检查灯具表面温度不得超过产品规定值。 10.电气设备运行中发生下列情况时, 操作人员可采取紧措施并停机,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 1)负载电流突然超过规定值时或确认断相运行状态; 2)电机或开关突然出现高温或冒烟时; 3)电机或其它设备因部件松动发生摩擦,产生响声或冒火星; 4)机械负载出现严重故障或危及电气。 5)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对日常运行维护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可以处理的应及时处理, 不能处理的应通知电气维修人员处理并将发生的问题或事故,均应在设备运行记录上进行登记。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注意: 1)应妥善保护隔爆面,不得损伤;隔爆面上不应有砂眼、机械划痕,不得有锈蚀层 2)隔爆接合面的紧固螺栓不得任意更换,弹簧垫圈应 3)隔爆型电机的轴与轴孔、风扇与端罩之间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
按照AQ 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规范》标准中有规定: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至少3年委托一次具有防爆资质的检测进行防爆电器的性能、安装、维护等的检测,对检测不符合项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报告和整改情况向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