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校企合作这块费用,很多企业很迷惑。不知道企作用与价值更不明确其市场价格。思睿晶分一下几点为您讲说 一、产学研协议在高企审核中隶属于企业研发管理水平。这一项共计20分。而校企合作协议在其中占4分。 二、当前高企审核日趋严格的形势下。框架性质的校企合作协议,不太会被认可。只有能够提供相关的真实校企合作才被认可。 三、有支撑的校企合作协议,其成本不低于5万元。千万不要相信一些不良机构所说的,钱从学校账户走一下就出来的鬼话。学校的钱,哪有那么容易出来的? 四,对于 高企而言,总分100份,71分算通过。足有29分可口。左右分值只有4分的校企合作协议,所占分量并不高。
作为高企认定行业的老法师,思睿晶为您解读 一、高企审计报告金额有据可依 高企审计报告的金额,一般由企业的营业额和资产总额决定。数额越大的,价格越高。另外,高企的审计报告有三年年度审计报告、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专项报告、近三年研发费用专项报告组成。审计机构也会按照出具的份数收费。例如:三年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可以合并在一个报告里出具。也可拆分为三份报告。如果拆成三份出具,价格自然比一份的高。 二、跟事务所规模有关 一般来说,大所收费高,小所收费低。目前来看,在一个城市内,大所的收费是小所的三到五倍 乃至十倍。 三、事务所选择 思睿晶建议您既不要选择贵的,也不要选择的。而应该选择沟通的。在高企审计中,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和研发费用方面,虽有规定,但很多具体费用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因此,事务所能否认可材料,能否听取企业的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好沟通是事务所选择的要素。
认定程序如下: (一)企业申请 企业对照本办法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在“认定管理工作网”注册登记,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申请时提交下列材料: 1. 认定申请书; 2. 企业依法成立的相关注册登记; 3. 知识产权相关材料、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等相关材料; 4. 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生产批文、认证认可和相关资质证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材料; 5. 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说明材料; 6.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和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7.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8. 近三个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二)评审 认定机构应在符合评审要求的中,随机抽取组成组。组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三)审查认定 认定机构结合组评审意见,对申请企业进行综合审查,提出认定意见并报小组办公室。认定企业由小组办公室在“认定管理工作网”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的,予以备案,并在“认定管理工作网”公告,由认定机构向企业颁发统一印制的“证书”;有异议的,由认定机构进行核实处理。 第十三条 企业获得后,应每年5月底前在“认定管理工作网”填报上一年度知识产权、科技人员、研发费用、经营收入等年度发展情况报表。 第十四条 对于涉密企业,按照国家有关保密工作规定,在确保涉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按认定工作程序组织认定。
正确核算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按照技术转让合同和其他合同分明细项目进行核算,尽量与所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对应,归属哪个项目的收入就列在该项目名下,并且与非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区别开。
至于申报中需要多少个,说法不一。 总结有两种声音: 种:1个发明或5个实用新型 ; 第二种:15-18个。 认为只需要1个发明或5个实用新型即可申报高企的机构:让客户一下子申报十多个,就是在坑钱。 认为需要15-18个的机构:只拥有1个发明或5个实用新型就去申报,是对政策条件的肤浅认识,是在让客户冒险,看似给客户省钱,实际得不偿失。
认定申请应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1.认定申请书; 2.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 知识产权证书(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4. 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 5.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情况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6. 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以上材料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申请要求为准。 申请要点 1、6个软件著作权或6个实用新型或1个发明。 2、企业需要提供三年内的12份销售合同。 3、企业需要提供近三年内,每年的年度审计报告。近三年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高新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4、提供公司人员名单及对应的研发人员、科技人员、人员名单,并提供相应人员的明复印件、劳务合同(岗位及支撑,没有就调整)、明复印件。 5、由技术人员配合调整技术材料,完善立项报告、研发文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