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管理的范围突破了行业局限,深入到城市的各行各业,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交通、餐饮等行业,成了垃圾分类的领域。教育、卫生这些似乎与垃圾管理不相干的行业,被垃圾分类行动纳入其中。就连一直超脱于行政之上的党委组织、宣传部门,垃圾分类活动中承担了相应责任。行政系统中,从市各部门,到街道、村居,自上而下行动起来。在一些成功进行垃圾分类的地区,创造性地叫响了“”的口号,这是组织部门的实际行动。
垃圾分类管理,提高了环卫行业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提升了环卫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比重。
垃圾分类管理对垃圾收集运输设施配置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垃圾混合收集运输的情况下,一种设施承担多重功能,一种装备通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对垃圾收运设施、装备配置使用提升到新的层次。
为适应厨余垃圾的收集运输,一些有远见的厂家,已经生产出防渗漏的车辆投放市场。分类后的有害垃圾,分布面广,产量小,对收集运输车辆有着不同于另外三种垃圾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见到为有害垃圾收集运输量身定做的车辆。可见,垃圾分类管理,对于收集运输环节机械装备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我们可以通过垃圾的双重属性和人们利用垃圾属性进行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实践,加深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混合管理方式模糊了垃圾双重属性的界限,放大了垃圾的污染属性,缩小了垃圾的资源属性。垃圾中有部分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因而垃圾具有资源的属性。重视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节约社会成本,其意义是重大的。
垃圾填埋的出发点和初衷就是防止垃圾污染。填埋场建设前期的选址,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地质条件要满足防止污染的要求。建设过程所采取的压实、造坡、衬底、渗滤液收集、沼气导排、防飞网布设等工程措施,都是污染防治措施。运营过程中采取的覆盖、分区作业、沼气排空、燃烧、利用、渗滤液处理、终场覆盖、定期检测等措施,都是污染防治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