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
(1)水泥:应尽采用P.O32.5、P.O42.5;
(2)细骨料:粗砂,含泥量<2%;
(3)粗骨料:5~25mm或5~40mm石子,选用5~40mm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含泥量<1%,符合筛分曲线要求。骨料中针状和片状<15%(重量比);
(4)外掺剂:在混凝土中可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
(5)混凝土配合比,严格采用实验室提供的佳配合比。
(6)控制新鲜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7)混凝土浇注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注,以利散热;
(8)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对大面积的板面要进行拍打真实,去除浮浆,实行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9)及时排除混凝土在浇注振捣过程中的泌水;
(10)控制实测的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温差,以小于25度为宜;
八、工期安排及进度措施
1、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总工期控制在50天(日历日)内。
2、采用施工进度计划与周、日计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进度和管理,并配套制订措施、计划,设备、劳动力数量安排实施适当的动态管理。
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交叉流水工作,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4、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新工艺方法相结合,尽可能缩短工期。
5、准备好预备零部件,带足备件、施工机械和工具,以现场的问题在现场解决,不因材料或组织的脱节而影响工期。
6、所有构件编号由检验员核对,确保安装一次成功。
7、严格完成当日施工计划工作量,不完成不收工,必要时可适当加班加点或加夜班完成,管理人员应及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
⑧剥铜屏蔽层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 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 (用 PVC带包一下,防止铜屏蔽层松开) ,或 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 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⑨剥外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 10-20mm处(以说明书规定尺寸为准)为 外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A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 ,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 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
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 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 ),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 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
B 不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
(也可用刀具) ,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 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采用砂带打磨光滑。 (35kV 电缆的外屏蔽多为不可 剥离型)
⑩安装接线端子 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
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压接线端子。锉除接线端子 压接毛刺、棱角,并清洗干净。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清洁剂擦净主绝缘 表面的污物,清洁时注意应从绝缘端擦向外半导层端,一般不要反向擦,以
第 33 页
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安装冷缩电缆终端管用填充胶将端子压接部位的间隙和压痕缠平。 将冷 缩管终端套入电缆线芯并和限位线对齐,轻轻拉动支撑条,使冷缩管收缩。
制作完成后,应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国家标准 GB50168-92,《电 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 6.2.11 条规定:“装配、组合电缆终端和接头时, 各部件间的配合或搭接处采取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塑料电缆宜采用 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 ( 热熔胶 ) 等方式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 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 。冷缩电缆头制作完成后,应分别在 收缩后各相冷缩管和冷缩指套的端口处包绕半导体自粘带。这样,既能使冷 缩管外半导体层与电缆外半导体屏蔽层良好接触, 又能起到轴向防水防潮
作用。包绕自粘带,是冷缩接头防潮密封的关键环节,要以半重叠法从接头
一端起向另一端包绕,然后再反向包绕至起始端。每层包绕后,应用双手依 次紧握,使之更好地粘合。包绕时应拉力适当,做到包绕紧密无缝隙。
如果不采取这些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则电缆头在运行过程中,容易 逐步渗入进潮气、杂质等,引发电缆头绝缘击穿故障。
综上所述,冷缩电缆头制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具备资格 能力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完成。 在制作电缆终端头之前应充分做好各项准 备工作。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尽量缩短制作时间,降低侵入 杂质、水分、气体、灰尘等的可能性。按照工艺流程,遵守工艺标准,认真 完成冷缩电缆头的制作, 从而杜绝或降低电缆头因制作质量而引发的各类故 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