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一上学期确诊的,但我大概小学就有了,因为我自残的次已经可以追究到二年级或更远,在小学我就会用伤害自己发泄情绪,但是当时没想到过抑郁症这件事。
我今年初一下学期,我上学期确诊的重度抑郁症,我身边的人包括我的父母都不承认,身边的人仅仅只是觉得我很搞笑,不可能,父母是觉得我是装的,拿祖上三代从没有过来说事。
“我想发泄,我想解恨,但是我自己知道,我不能这样。我总是用道德来绑架自己,现在到了忍无可忍,已经无法再忍了。”
心里憋得太久,像身负重荷、日夜兼程的骆驼,已经不堪重负,垮了下来,
动不了啦。
躯体已经坍塌了,累垮了。
孩子不想去读书,不想出门,更不想去远行。
除非放下包袱,除非把现实中的矛盾和焦点问题解决。
但孩子的精神内耗很严重。意识和无意识,左脑和右脑,思想理性与情感记忆,一直在纠缠不休,两败俱伤。
当然,后的胜利,还是属于情感和记忆。这意味着,仇恨的记忆越来越炽烈,负性的情绪越来越强烈,理性和躯体越来越接近失控,感觉自己越来越无力了。
怎么办?只有放下包袱,等待恢复元气,才能轻装上阵,才能走出家门,才能走得更远,更有力量。
如何放下?不是简单地说教。
人们对情绪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一是不要压抑,二是要转移或通过别的方式发泄。
几乎所有的心理或咨询师都这样做。这种顺向思维,几乎人人都觉得有道理,所以“靠谱”。但结果都没有根本性的效果,只能把来访者一个个拖死。拖到人财两空,拖到地老天荒。可是受害的是患者,是患者的家人。
钱丹塞恩运用自主研发钱丹塞恩心理思想和逆向思维,化解负性情绪:即转变来访者的思想,从而切断形成怨恨情绪的机制,再释放负情绪,实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