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原本学习成绩好、性格内倾的孩子,因为受到某种伤害,容易落下了阴影,导致上课中脑子里总是浮现那些伤心画面,而无法学习,成绩下滑。
这些“厌学”现象,在许多学校,尤其上了初中,高中,非常普遍。钱丹塞恩刘老师团队每年都接到不少这样的求助。
要知道强迫思维,往往都是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在脑海掀起巨浪。
如果加上环境因素,如灯光、噪音、异味等,会更加心烦意乱。且越排除,对环境越敏感。这是失眠状态下常见的问题。
为什么同样环境下,其他同学可以入睡,而有些同学却睡不了?因为有抑郁、焦虑和强迫思维。
如果老师,家长只是说,不要紧张,不要想多了,不要冲动……那都是废话。
因为你说的,他都知道,而且全部尝试过了,就是做不到。
所以类似问题导致的自杀或逃学也有可能,因为现实的压力不足以引起那么大的反应——严重失眠、怕光,注意力不集中,除非心里另有其事。
青春期的孩子如此焦虑不安,莫非遇到了的心理矛盾?
事实上,前面有不堪重负的学业压力,后面又有父母期待的眼神。看着父母含辛茹苦,这个懂事的孩子,怎不心疼!怎不想用好成绩回报他们?
可自己无能为力,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因此陷入了严重的自责和精神内耗,使其无法集中注意投入学习。
当孩子提出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找到的心理老师进行疏导。
说明他已经面临着不堪重负的压力,但他还是没有选择回家,因为不忍心看到父母失望和痛苦,只能用理性继续压抑自己的本心。
这必然让问题更严重。越压制,负面情绪越爆满,导致神经高度敏感。这种情况,还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或暂时请几天假,回到自己家,才是好的自我保护。
其实,很多孩子的学习进度低下,是因为强迫性思维导致的。也就是大脑内耗,导致学习思考能力受阻或下降。
学习力的提高,不仅要扫清外来路障,更要帮孩子分析和解决我们看不见但孩子自己能感觉到的内在阻力。
比如13岁左右的青春期男孩有性的冲动。按理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有的孩子却认为不道德不合理,继而极力控制,结果反而导致恶性后果,地影响学习效果。
只有解决心理顾虑,才能轻装上阵,否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少学霸型的孩子,就是因为某些“想排除却又排除不了”强迫思维,致使精神不堪重负,艰难爬行,事半功倍。
少年强,国家强。少年梦,有美梦,也有噩梦。
孩子叛逆主要是因为家庭不和谐,恨父母“不争气”,没本事,不挣钱。
家长焦虑是因为孩子“不争气,学习不好,表现不好。
孩子叛逆反映出来的问题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
丈夫在外不顺,回家夫妻关系不和等,这些都会反映到孩子的叛逆里面。
看到妈妈在家没有地位,总是忍气吞声,受委屈,遭不公正待遇,容易导致孩子叛逆。
也就是说,孩子叛逆是家庭教育失败和父母不良情绪的一个缩影。
强迫思维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问题,不一定是抑郁症或强迫症!
诸如非正规录取该校、早恋、成绩倒数、厌学厌世等。
基于多年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尤其“厌学”问题研究和自杀危机干预的经验。
孩子很懂事,性格比较内向敏感,一个性格内倾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很介意自己某些不好的想法)的孩子。想哭,说想回家,常常失眠。
学习感到吃力,上课没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听课。
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除了失眠引起的无精打采,是否还有强迫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