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集中了大量人员的集中临时安置点应如何注意环境卫生时,王先良表示:“根据安置场所和住宿条件,洪涝灾害临时安置点可分三类。类是学校、宾馆等,可提供较好的住宿条件;第二类是体育场馆、工厂厂房等,空间虽较大,但人相对来说也较为密集;第三类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和棚屋,相对集中安排在室外。在环境卫生方面,安置点的供水系统可能受损,食物安全隐患较多,正常居住条件受限,与病媒生物的接触机会增多,安置点室内人群较为密集等因素,容易引发各类传染病。”
影剧院做好通风消毒 控制观众人数
7月20日起,我国各地影院陆续开放。有网友表示,对这类场所的防控工作较为关心,并想咨询在去影院时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潘力军表示:“影剧院是空间相对密闭、人群较密集、空气流动性较差的一类场所,易暴发聚集性。在低风险地区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影剧院可以开放,但这个地区一旦由低风险地区转为中高风险地区,则建议暂停开放。”
他说:“低风险地区开放的影剧院,要做好四项工作。是加强管理,做好防疫物资储备、人员健康监测、加强场所通风。按照《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使用管理空调通风系统,加强对场所公用设备和设施的清洁消毒,例如3D眼镜可用医用酒精和紫外线消毒;其次是强化进出人员的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还要通过实行预约制,控制观众人数;第三是加强手卫生,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咨询台等处配备手消毒剂;后是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工作时要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
“观众去影剧院观影时做好个人防护,例如携带消毒湿巾擦试3D眼镜;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采取扫码等非接触付款方式;接触公用设备和门把手后要及时加强手卫生。”潘力军还建议。
办公场所加强健康监测 保持环境卫生
对于日常办公场所中如何通过防护保持环境卫生,王先良提出:“人们在办公场所活动的时间,每个工作日一般都要有八小时以上,所以做好健康防护非常重要。办公场所相对于居家而言,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多人处在同一空间中,如果通风不够,相互之间影响较大。上班打卡处、电梯按钮、楼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等处会有多人接触,所以要做好防护,保持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