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变化点:
一、FMEA方法通过“六步法”实施策划和准备活动,在VDA “五步法”FMEA基础上增加了范围定义。
1、定义范围 2、结构分析 3、功能分析 4、失效分析5、风险分析 6、优化
二、FMEA表格
表头的变化: 删除关键日期,删除编写者,改为”开始日期”和”修订日期,增加保密级别。
结构分析 DFMEA中“项目”变为“系统”、“系统组件”和“零部件”。 PFMEA中 “项目”变为“过程”,“作业步骤”和“作业要素”。 功能分析
DFMEA 原“功能 / 要求”变为 “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预期的输出” 、“系统组件的功能和预期的性能输出”以及“零部件组件功能和要求/ 预期的输出或特性。 PFMEA “功能/要求”变为“过程项目的功能”,“过程步骤的功能和产品特性”和“工作要素的功能和过程特性”
失效分析 根据失效链的顺序变更为;失效后果、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更容易理解失效的逻辑)。 从结构分析,到功能分析,再到失效分析的信息流的变化。
风险分析 严重度评分:评分表的每个级别有新的定义。 10和9拆分(安全相关且不论有无预警都是10分,法律法律为9分)。 发生度评分:评分表的每个级别有新的定义。强调预防控制作为频度打分的输入。 探测度评分:评分表的每个级别有新的定义。考虑探测能力和探测时间。 行动权(AP)取代风险级(RPN)。AP不是一个“风险”的排序,它是行动的级,目标是降低预期功能的失效风险。
优化 将“建议措施”更改为两列: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 增加“状态”列:未进行,考虑中、进行中,已完成,已弃用。
特殊特性 “特殊特性”列从DFMEA中删除,PFMEA中不变。
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