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生长需要全年温暖的气候,已经亚热带气候,还有纬度要求,而且要有全天充足的阳光照射。海南正好具备这个特点,海南黄花梨生长周期长,只有多年的阳光和高温才能使其生长加快。
种植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湿度,土壤,海南黄花梨树种为阳性树种,低海拔的平原或丘陵地区,海拔600m以下的荒山荒地和采伐地的阳坡、半阳坡,常年气温较高,干湿季明显,土壤为褐色砖红壤和赤红壤等土壤类型。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
黄花梨实为呈黄褐色的“花梨”或“花榈”。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以心材呈黄褐色者为好。明,清时考究的木器家具都选“黄花梨”制造,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被视作佳品,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海南黄花梨是受世人瞩目的一种名贵木材,特别是老料来源。据从事海黄材料经销的海南商人透露,近年来,每年从海南民间村寨搜寻收集到的海南黄花梨林老料大约3000至4000公斤。有些海黄老料是自明清两代砍伐下来,经民间制作家具所遗留的,被人们当成宝贝保存至今。但近十多年来,由于市场行情一路拉升,留存林海南黄花梨老料的人家经不起高昂市场价格的诱惑,将家里当成传家宝的一两根海南黄花梨材料,加上一些明清时期盖房用的海黄材料都拆下来换成现金。近几年来这种情况特别,形成“一木难求”之局面。由于材料来源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市场行情每年都以倍数在抬升,供远小于求,是不可避免的市场事实。
黄花梨之所以昂贵,还和它漫长的成材期有关。要想制作这样一把交椅所需的黄花梨原材,成材期估计在800年以上,甚至上千年。黄花梨家具生产从明朝开始,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到了嘉庆以后由于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就几乎不再生产了。
目前海南黄花梨林老料都是论根、论市斤议价。口径15厘米左右、长1米的林老料,每市斤价格在1.1万元至1.5万元;口径20厘米左右、长1米至1.8米的,每市斤1.3万元至1.8万元;直径25厘米左右、长度超过2米的,每市斤1.8万元至2.3万元,相当于每吨2000至4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