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料管理系统的设备和应用
(1)基本的装载设备:绳、胶袋、布袋、塑胶篮子
(2)固定的储存架:
(3)储存、传送两用小车斗:
(4)人工推动运输车:
(5)利用重力移动的传送工具:
(6)吊装传送设备:
(7)传送带装置:
3、组织物料管理系统的原则
(1)要紧密配合生产系统的需要
(2)保持适应性和稳定性
(3)设置系统要明确设计
(4)现代化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根本发展方向
九、服装生产的整理工程管理
1、服装成品的整理
(1)去污的注意点
合理选用去污材料毛织物适用酸性去污材料,棉织物适用碱性去污材料,为防掉色,深色织物使用去污材料时先试样。
正确使用去污材料洗涤法分为水洗和干洗。除污工具有牙刷、玻璃板、垫布、盖布等。除污时,将除污板放在有污渍的织物下面,操作要从污渍的边缘向中心擦,防止污渍扩散,用力不能过大,避免起毛。
防止残留污渍圈
(2)服装成品的熨烫
服装熨烫的分类
服装的整烫分为部件熨烫、热塑变形熨烫、成品熨烫三类。部件熨烫又称为小烫,它用于衣缝的分缝,衣片边沿的扣缝,以及衣领、口袋等附件定形、定位等的熨烫。热塑变形熨烫又称为归拔工艺,这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熨烫工艺,一件服装外观造型的优势,穿在身上是否合体,主要的环节就是取决于成衣的热塑变形熨烫.成品熨烫又称为大烫,是服装缝制完成后非常重要的一道加工工序,也是带有成品检验和整理性质的熨烫工艺。这种熨烫工艺技术要求比较复杂,除了要求熟悉各种衣料性能外,还要熟悉服装缝纫工艺知识。
为了完成我司的供货质量承诺,项目全过程中的货物质量。本项目建设,特别对所有项目设备、材料、工器具,在运输、存放保管、施工过等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我司负责所有的保障措施工作。甲方配合,提供相关的协助工作。
1. 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成立的质量管理监督部门,项目质量监督的负责人。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清晰的职责分工。
2)严格执行企业质量管理制度、项目质量监督制度。
3)对产品和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认证、评估和监督。
4)监督和管理对外购产品和材料的检验评估工作。
5)监督和管理出厂产品的质量评估、产品资料的审核。
6)监督和管理产品材料的运输、到货验收、货物更换等全过程的产品质量。
7)监督整个供货计划的执行,确保顺利完成施工。
8)定期参加工作会议,向项目负责人汇报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成果。
2.产品出厂生产的质量保障措施
1)把好原材料采购的质量关,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产品设计要求。
2)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质量的管理,组建质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3)加强全体员工的生产质量意识。
4)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产品,重新生产,达到合格为止。
5)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统计,生产质量过程的可追溯性。
(3)以长度、面积、体积计量的物资应通过检尺或者检尺换算进行验收;对尺寸统一且定量包装的物资可以采用抽检方式进行验收。
(4)数量验收的允许误差:
1)以个数为计量单位的物资不允许有负误差;贵金属的计量不允许有负误差。
2)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物资,若过磅计量允许误差土3%,若以理论换算计量允许误差士1%。
3)以长度为计量单位的允许误差土1%。
4)以体积为计量单位的允许误差土1%。
5)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规定的允许误差,应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三、问题处理及责任划分
1、物资出现数量、质量问题,由我公司负责。
2、承运方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短少、损坏等,由我公司负责。
3、自提或内部配送过程中出现的短少、损坏等,由我公司员负责。
4、在装卸、搬运过程中造成的货物损伤、损坏等,由我公司负责。
(六)验收内容
一、质量检验
产品质量是产品生产、检验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产品质量特性一般以定量表示,例如强度、硬度、化学成分等;对于难以直接定量表示的,如舒适、灵敏、操作方便等,则通过产品和零部件的试验研究,确定若干技术参数,以间接定量反映产品质量特性。对企业来说,为了使生产经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则从原材料进厂,一直到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对相应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采购人根据招标文件的技术参数和合同的有关规定对货物进行检验,检验所提供的物资的品牌、规格、型号等,严控把好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