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旗币 双旗币价值多少 双旗币市场行情 中天艺术供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成长的足迹,银铜机制币也正是这历史银河中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使它在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着近代中国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而且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图片_204.jpg
民国开国纪念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数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类,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帝退位,民国成立,民国开国纪念币是由民国发行的一款纪念铜钱,正面“民国开国纪念币”字样,十文,背面交叉龙旗。铜币当时面值以当十、当二十为主,当五十面值的相当少见,非常珍贵。
民国初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七年(1918)。其种类有“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及铸有省名的民国铜元等。这一时期新式铜元与清末旧式铜元混合流通,使铜元的混乱程度进一步恶化。
图片_205.jpg
民国中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这一时期国内铜元的混乱局面达到顶点。地区性分割使铜地流通呈明显的区域性,市面通的不仅有清代的各类铜元、民国各类铜元,个别地区还流通大面额铜元,如四川大部、湖北、河南局部地区流通五十文至二百文不等的大面额铜元,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发行有自己的铜元,日伪政权则在他们控制的地区也发行了铜元。因此,这一时期的铜元五花八门,极为混乱。比喻双旗币有很多版本,常见的是湖南省造,而河南省造双旗币亦有制造,铸数比四川省造略少。
图片_204.jpg
民国后期铜元主要指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民国中期后几年,各地军阀逐步走向衰落,国民党开始了统一币制控制金融的进程。这一时期国民党主要发行纸币,铜元辅币逐渐被镍币所代替。发行的铜元主要有布图分币等。解放前夕,贵州、绥远还发行了地方铜元,但只是昙花一现。 至此,铜元走完了其短暂的历程,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图片_203.jpg
民国的机制币种类之繁杂堪称一绝,在鉴赏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纹饰区别。铜元两面皆有各种纹饰,如星旗、嘉禾、星点、花纹、云纹,不同的版别,不同的组合,可谓千变万化。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的版别。
二、注意文字区别。铜元上的文字很多,除了汉字外,还有英文、满文、回文、藏文等。汉字则有楷、隶、篆等多种字体。这些文字的大小、间距的宽窄、字体的变化等,就会构成新的版别,有的甚至是品种。
图片_209.jpg
三、注意铜质区别。铜元大体分三种铜质,即红铜、黄铜、白铜。铜质的不同,有的价格相差相当大。一般来说,白铜质铜元均较为。
四、注意规格的区别。同种铜元有的有大小、薄厚之别。同一版别中的大样和厚重者须特别注意,如民国十三年造双枚铜币、民国十文河南双旗等,其厚度超过2.5毫米者即为样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