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管理的范围突破了行业局限,深入到城市的各行各业,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交通、餐饮等行业,成了垃圾分类的领域。教育、卫生这些似乎与垃圾管理不相干的行业,被垃圾分类行动纳入其中。就连一直超脱于行政之上的党委组织、宣传部门,垃圾分类活动中承担了相应责任。行政系统中,从市各部门,到街道、村居,自上而下行动起来。在一些成功进行垃圾分类的地区,创造性地叫响了“”的口号,这是组织部门的实际行动。
垃圾分类管理对垃圾收集运输设施配置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垃圾混合收集运输的情况下,一种设施承担多重功能,一种装备通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对垃圾收运设施、装备配置使用提升到新的层次。
投放设施。在垃圾投放点上,由一种容器扩展为四种容器,而且颜色不同,标识不同,功能不同。由于每种垃圾的产量、容重差异很大,收集容器的数量配置不尽相同。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还为居民配置了家庭用垃圾分类存储容器,既解决了群众的困惑,也对垃圾分类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收集运输机械。分类后的可回收物,更多地具备了资源的特性,污染特性大大降低,对收运车辆的要求降低到普通车辆即可。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污染特性更加集中,对收集运输车辆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防渗漏的要求是如此。
为适应厨余垃圾的收集运输,一些有远见的厂家,已经生产出防渗漏的车辆投放市场。分类后的有害垃圾,分布面广,产量小,对收集运输车辆有着不同于另外三种垃圾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见到为有害垃圾收集运输量身定做的车辆。可见,垃圾分类管理,对于收集运输环节机械装备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垃圾收集站和转运站。垃圾收集站承担着城市一定范围内垃圾存储、转运任务。在垃圾混合管理的情况下,它的功能是单一的。在垃圾分类管理的情况下,它的功能有了较大变化。一是垃圾存储、转运的功能;二是有害垃圾暂存的功能,三是可回收物简单分拣、存储的功能。
垃圾转运站承担着城市垃圾转运的任务。在垃圾分类管理的情况下,它的功能必然发生变化。在一些城市,垃圾转运站正在出大件垃圾分解、破碎,有害垃圾较长时间暂存,可回收物分拣等功能。
从垃圾属性认识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具有污染和资源双重属性,这是没有疑义的。 污染是垃圾的基本属性。把着眼点放在垃圾的污染属性上,强调垃圾管理和垃圾治理从防止污染出发并贯穿始终,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通过垃圾的双重属性和人们利用垃圾属性进行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实践,加深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混合管理方式模糊了垃圾双重属性的界限,放大了垃圾的污染属性,缩小了垃圾的资源属性。垃圾中有部分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因而垃圾具有资源的属性。重视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节约社会成本,其意义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