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了解古钱币和喜欢古钱币收藏的藏友们都知道古钱币的市场价格近一直在攀升,为什么一枚小小的古钱币会有如此高的市场价值呢,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也不相信,以为是炒作和各拍卖公司的吹嘘,其实不然。一些存世量少铸造精美的钱币市场价值都非常高了,有的甚至达到百万千万。
文中此款是“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藏品直径:3.9cm,重量:约22.1g,系光绪34年(1908年)北洋银元局(旧称北洋机器局)铸行。该藏品品相完好,文体俊秀规整,纹饰细腻流畅。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34年”,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蟠龙眼神灵异炯炯有神;龙鳞雕刻细密有致,腾云驾雾,身姿遒劲有力;龙爪张扬,神武有力;龙身盘踞太阳,尽展威严大气。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研究与考古价值,属古钱币收藏之上品。
北洋是现在天津地区的旧称,在清朝时被称为直隶省。北洋机器局(又称军火机器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于1867年创办,1870年由李鸿章接办。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建附属于北洋机器局的机器铸钱局(宝津局),铸造机制铜钱,铸币设备部分来自北洋机器局,部分从英国进口。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清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币,时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令北洋机器局试铸银币,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七月铸造了一套主币以圆为单位、面额为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半角五枚一套五等币值的银币,系北洋机器局的初铸银币。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四月,清力图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同年六月份,清在北京筹办“京局”(即中央造币厂)。经荣禄极力保留,清又准许北洋机器局继续铸造银币,北洋机器局更名为北洋银元局,其后铸造的银币改为“北洋造”。光绪年间铸造了一系列银币,但北洋造光绪元宝由于不便于流通使用,故铸额极其,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