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麻酱也不是纯芝麻酱,常见的是“二八酱”(花生酱与芝麻酱2:8搭配),其实纯芝麻酱的口感,是有一点点苦的。要做涮肉小料,得把芝麻酱“澥”开,也就是稀释芝麻酱,芝麻酱倒碗里,一边兑水,一边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把芝麻酱里边的油“逗”出来,用筷子挑不起来了,就齐活了。常见的是用凉白开,也有的用香料煮出来的水,用油澥的话,口感就腻了。麻酱小料的配方,和川渝火锅的锅底类似——各家都不完全相同,各有各的绝活儿。
成都火锅,以植物油为主,也就是清油火锅,这样的锅底油脂比较薄,但是香气依然很浓郁,保留味道的同时,多了一份清爽。锅底以菜籽油和色拉油为主,香味主要靠各种香料。这种锅底成本没有牛油那么高,而且吃起来比重庆火锅相对轻柔一些。重庆火锅口味较厚,以麻辣见长,对麻的感受永远不及对辣的渴望,如果用白酒来形容,那重庆火锅就是酱香型的。成都火锅汤汁中名堂很多,即使普遍的红味火锅,也以鸡、鱼、牛棒骨熬汤。在香味上,是以五香味和豆瓣味为主。
锅型不同九宫格是重庆火锅的招牌,每个食材下到哪个格子里也有讲究。比如中心格涮毛肚、鸭肠等熟得快的,十字格涮牛肉、肥肠这些稍微需要时间的,边缘的四字格则用来涮脑花。成都火锅的锅型则是全红锅,鸳鸯锅和锅中锅这几种,给不能吃辣者留下一丝生机。至于哪种锅底更好吃,那就要看个人口味了。
火锅底料批发:一三九八三五三六八三三。
蘸料对于这两派麻辣火锅其实大体一致,标配都是油碟+蒜泥。不过重庆火锅这边比较直接,油碟和蒜泥之外,多就是再加点香菜和一点点醋,如此纯粹的吃法也反映出山城人民对牛油火锅的自信。成都火锅的蘸料要更丰富一些,油碟之外,还有蚝油、麻油、芝麻、小米辣、葱花等等,五花八门中暗藏吃食的智慧。
火锅底料批发:一三九八三五三六八三三。
羊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肉,像肥牛一样,火锅通常用的羊肉叫肥羊(羊大腿和肩上的肉)。一般超市都可以买到。如果喜欢吃内脏的话。猪内脏、猪舌头、猪肝这些食材好放在盐水或酒中去腥味之后再放入火锅中。如果能在菜市场买到鸭肠的话放在火锅中煮的时候,谨记“七上八下”这个方法,筷子夹住鸭肠放到锅中烫一到两秒然后拎起来,重复八次,这样煮出来的鸭肠入口爽脆。
菌菇类如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鲜菇、凤尾菇、草菇、茶树菇等。香菇这类大一点的菇好对半切再丢到火锅里,这样的菇需要3-4分钟才能煮熟。金针菇很快熟,大概30秒左右就可以了。
豆制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腐干、豆皮、老豆腐、油豆腐、腐竹、魔芋丝等。主食类如果怕吃不饱,待加的上述食材吃完后,用剩下的汤煮粉面。可以适当加些火锅面、方便面、红薯粉、宽粉、粉丝、手擀面、面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