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发酵:就是通过酒醅摊晾 , 高温堆积 , 在地面上进行发酵 , 充分摄取、网罗、繁殖、筛选空气中适于发酵的微生物 , 使其产生对人类有益的、足够多的、协调的产物。开放式发酵弥补了大曲微生物中某些数量和品种的不足 , 生成了大量的香味物质和前驱物质 , 为入池发酵大限度创造了活力。
一般来说 , 第三至五次出的酒好喝口感纯净 , 收藏价值也高 , 这几个轮次的酒也因此被称为“大回酒” , 第六次得到的酒叫做“小回酒” , 第七次的酒称为“追糟酒”。经过几次蒸煮 , 出来了不同阶段的白酒 , 要分开存放 , 头酒在一起 , 尾酒在一起 , 不能混淆。
很多人喝酒,一直酱香酒。这是因为酱香酒风味特,清香淡雅,柔和醇厚,余香绵长。荣和酒业秉持前匠心制酒精神,造就了多款经典酱酒。所以不少老酒友认为荣和经典,堪称酱酒。荣和经典酒具有较高的酸度,是其他酒的3至5倍,高酸主要成分是乙酸和乳酸。
荣和经典酱香风味酒由纯谷物制成,是一种天然发酵产品。到目前为止,在茅台酱香酒的香气研究中还没弄清主要的香气物质,因此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来伪造它,也没有办法开始,这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或香气物质的可能性。
荣和烧坊酱酒至少窖藏5年才有资格出库,以“固态法”生产的白酒中绝大多数,刚蒸馏出来就高达60°—70°,舍弃口感,再次加水调和才能达到适宜饮用的度数,只有酱香酒刚蒸馏出来就是原度数53°,1年酿造 5年窖藏。
用小麦或者大麦制成的含有多菌酶类的曲块,主要的做法就是把原料湿润之后做成坯块,然后进入培养室之中自然升温,根据温度的高低又分为了低温曲、中温曲和高温曲,应用到不同香型的白酒生产中。一般培养时间是一个月,还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储存才能用于酿酒。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酱香型亦称茅香型,[1]属大曲酒类。其酱香,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明显、尚可)。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酱香型白酒发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高达1:1左右,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气温低,适当多用,气温高,适当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而六、七、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