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因源于茅台酒工艺,故又称茅香型。这种酒,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当然,酱香不等于酱油的香味,从成分析,酱香酒的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较高,而且种类多,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所谓前香,主要是由低沸点的醇、酯、醛类组成,起呈香作用,所谓后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组成,对呈味起主要作用,是空杯留香的构成物质。
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为复杂,至今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酱香型白酒的原料采用、绿色当地产小麦和小高粱,采用“高曲粮比”1:0.9的纯小麦大曲。麦类粮食富含蛋白质,特别是麸皮中的蛋白质和蛋白分解酶更为丰富。
酱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剂采用的是“高温大曲”(在60℃以上发酵培养40天,贮存180多天)。高温大曲中,耐高温并产蛋白分解酶多的微生物成为优势菌种,如米曲霉、红曲霉、类,并在高温条件下有利于将麦曲中的蛋白质分解为肽和
酱香型白酒采用“高温堆积发酵”工艺,堆积温度高达50℃左右,进行开放式多边发酵,有利于积富培养耐高温,好气性、产蛋白分解酶多的米曲霉、红曲霉、等微生物,并形成丰富的以蛋白分解酶为主的蛋白分解酶的酶系,有利于形成更多的分子大小和结构不同的更为复杂的肽类物质和。
酱香型白酒入窖温度高达35℃,并经九次蒸煮,七次馏酒,八轮次反复加曲发酵,一年一个发酵周期,如此“长期发酵”,在别的白酒生产中是没有的。反复多次长期高温发酵,会使微生物营养体自溶,产生更多的蛋白质、肽类、、核酸,同时也有利于蛋白质的分解反应,积累更多的肽、以及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