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又进一步引起终端兴趣,刺激经销商和零售商的进货意愿,变企业被动铺货为商家主动要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以拉动终端消费的方式来向经销商和零售商推销产品,这是高明的铺货策略。
随着中式快餐开启向麦肯学习的大门,中式快餐开始走向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并进入到上班族、白领,而他们的需求促使中式快餐品牌不断调标准,让中式快餐在工业化和口味之间博弈。随着正餐快餐化、小吃快餐化,中式快餐市场日益激烈。除了原有市场的对手,还有了“外来入侵者”,中式快餐品牌都纷纷在“好吃不贵”的上品质性价比下功夫,靠品牌、口碑和规模化经营,获取利润,开启品质制胜的中式快餐3.0时代。
我们也应该看到,看上去这些品牌都在中式快餐这个赛道相互竞争,但实际上,远未到短兵相接竞争市场的地步,各品牌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拓展。米饭快餐作为国人爱的日常刚需品类之一,门店遍布全国大街小巷,这个市场也足以支撑中式快餐的品牌拓展。
就是这样“人人都有机会”的市场,却竞争惨烈。结果,也是天差地别。开餐厅,几乎完全是靠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从指缝里抠出每一分钱。买菜时讨价还价,服务时笑脸相迎。8毛钱的成本,想办法要降到7毛5。餐厅几乎是一个由老板亲自开的行业。雇佣其他人,稍有不敬业,就会亏损关门。所以,能在餐饮业待下去的人,都很勤奋。这里飞不起来,只能靠勤奋肉搏。
以前,哪里都是红利,随便做点什么,都能赚钱。赚钱还比较容易。现在,红利渐渐消失,需要更加努力。又累又苦,却越来越难。以后,只有努力也不够了。我们要靠本事赚钱了。竞争的门槛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对我们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我们有更高认知。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未来的竞争,都是认知的竞争。未来的优势,也是认知的优势。
和成熟稳定的上游企业长期合作,提前将食材价格锁定,除了精细化运营和产品维度的调整,供应链也能帮助餐企抵御食材成本带来的风险和压力。相对于小型餐饮店和个体户,中大型连锁餐企在这次蔬菜涨价中所受到的波及和影响并不大。而这些餐企都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点,要么拥有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要么是有成熟稳定的上游供应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