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颗粒状蔗糖和乳糖不同。异麦芽酮糖没有吸湿性,即使添加1.5%-15%的柠檬酸,其吸湿性也不会增加,而同样条件下颗粒状蔗糖的吸湿性却大为增加。
用异麦芽酮糖做糖果熬煮试验表明,120℃时其甜味没有变化,只出现了轻微的褐变;在高达140℃时,异麦芽酮糖开始出现褐变。
分解和聚合等反应;继续升温至160℃以上,这些反应明显加剧。因此,异麦芽酮糖的热稳定性要比蔗糖略差一些。
大多数细菌和酵母菌不能发酵利用异麦芽酮糖。将含有异麦芽酮糖和蔗糖的酸性饮料或面包贮存一段时间,发现异麦芽酮糖的数量一点也没有减少。
因此,当异麦芽酮糖应用在发酵食品和饮料生产中,其抗维生素特性使得产品的甜味易于保持。另外,异麦芽酮糖不被口腔细菌(包括致属细菌)所发酵利用,所以它的致性很低。
异麦芽酮糖除在高温长时间下产生少量色素外,可应用于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果酱、配制酒及一切制酒及一切制作工艺不需要很高温度的食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