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潍坊杠子头火烧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历史上潍坊有大批的农民利用农闲的时候来做烧饼,也就是今天的硬面火烧。借以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他们用木杠子来压面,面是死面的,把面和的非常硬,火烧为圆形、周围厚中间薄,一面凸,一面凹,成型后,细火烙、烤、烧等办法制熟,因为是乡下人做成的,城里人叫它“乡火烧”。
解放前,于河镇流饭桥村的乡火烧。每逢集市,他们用做的长条框子盛着火烧挑到大集上卖,各商号及大户人家都买上几筐火烧存在家里,一不怕霉,烩着吃也方便;二是为了省钱,因为火烧与面粉一个价(农民主要为了获取麸子及很少的水头)。城里人也打火烧,也用杠子来轧面,这是一种呈圆形像馒头、周边带有五个翅子的火烧,用死面与发面混合制成,名字叫做杠子头火烧。潍县的小孩满月剪头时,有买火烧,撒铜钱的习俗;寓意孩子长大后“头皮硬,运气好”。
  杠子头火烧的名字由此而得。吃刚出炉的杠子头火烧,就着花生米,越嚼越香。杠子头在潍县,可以说是潍县人的骄傲。但这种火烧已经在潍城见不到了,相应代替它的是乡火烧。但是,乡火烧不再叫乡火烧了,而叫杠子头了。叫吧,就这样叫下去吧,人们予以了宽容,因为那种真正的杠子头消失了。
在北方地区,特别在东三省,潍坊的杠子头非常,人们出远门、下关东,路上就带杠子头食用或赠送亲友,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以后。今天杠子头仍然是一种的大众化食品。杠子头,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内涵,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的精神,即代表山东人、潍坊人的性格----直来直去,性情直爽,敢作敢为,不怕困难等一系列好传统,人们统称为“杠子头”精神!
  在胶东地区,甚至整个山东省内都广受欢迎。它的制作工艺特而讲究,要和成很硬的面团,手揉根本不可能,要用枣木杠子反复压。后做成圆饼,用的模子压出形状烘烤,中间很薄,有的中间还有孔,边很厚。古时,用麻绳串成串,挂在鞍边车旁,食用很方便,因为水分含量少,所以可以保存很久不坏。扔地上说不定能砸出窝窝来,哈哈~但即使在潍坊,也不是所有杠子头店都做的很好,一般杠子头一个至少要半斤,有些好的店可以到六两,但有些店偷懒,做的尺寸和重量不够,水分含量稍多,吃起来就比较软,但却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
  现在很难买到小时候那种硬的跟石头一样的杠子头了。刚出炉的杠子头是好吃的,吃起来很有嚼头,外脆里软,真是越嚼越香。凉后就不如刚出炉的好吃,也更加坚硬,通常会掰碎后烩着吃。这是山东地区普遍的吃法,青岛人喜欢用海鲜烩,潍坊人喜欢用潍县名吃肉丸子凉汤做底烩,各有各的特色。

潍坊鼎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潍坊杠子头火烧”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产品

特产

*详情

*联系

*手机

特产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米面>特殊米面>潍坊杠子头火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