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糕是褐红色的,因为制作时加入红糖,用的是面粉。口感松软滑。而松糕是白色的,一般用于喜庆时候,用的是粘米粉和糯米粉。口感较为松化,制作得不好时会觉得像吃粉。
生产制作
原料:面粉500克(可做30块),老酵少量,鸡蛋5只,糖250克,吉士粉15克(香料粉),硷适量,发粉20,熟猪油50。
做法:
鸡蛋打碎,将以上原料放在一起搅匀 (一般500克面粉需要5只鸡蛋、250克糖),倒入方盘内蒸25分钟,取出后切开装盆即可。注意方盘底部要抹油,以防沾底。
古法制的马拉糕,主要材料是面粉、牛油、鸡蛋、猪油,以及酵母,经过发酵后,再放到蒸笼里蒸熟。经过发酵后的马拉糕呈金黄色,而一般经过大约三天左右的发酵时间,马拉糕就会变成深褐色,这时才放到蒸笼去蒸,才能做出马拉糕那种蓬松的质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饮食也更加地注意了,从之前的吃饱到吃撑,再到现在的吃好吃少,同时饭后再来点心,吃得健康。马拉糕,原名“马来糕”,原是马来西亚人爱吃的一种食物,后来传入广东、香港,才被广东方言称之为“马拉糕”。
马拉糕外观酷似蛋糕,吃起来很有海绵蛋糕蓬松柔软的感觉,但又比蛋糕要稍柔韧一些,尤其是它的气孔、形态与蛋糕有所不同;刚出锅的马拉糕松软香甜,口感Q弹软糯,让人回味无穷。马拉糕的松软香甜口感和蛋糕有得一拼,可以说是不用烤箱的蒸蛋糕。总体上,它润滑香甜,口感细腻,色泽金黄,在茶楼里很受欢迎!
面糊一定要稀稠适中,没有颗粒状的细腻面糊,面糊太稀,马拉糕不成型,面糊太稠,做出来的马拉糕发硬,影响口感、面糊一定要醒发好,这样做出来才会蓬松暄软。
马拉糕,源自广东的传统点心,以其特的蓬松口感和香甜味道,成为了广东茶楼里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在广东,人们喜欢在悠闲的早晨或午后,走进茶楼,点上一壶香茗,配上几块马拉糕,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马拉糕属于粤式糕点,为什么会有马拉糕这种奇怪的名字呢!有一种说法是马拉糕是东南亚马来族人的一种食品,后来传入广东,才慢慢演变成现在的马拉糕。现在马拉糕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款非常好吃的餐点。
早的古法马拉糕是用面粉、鸡蛋、猪油、牛油混合发酵三日,后蒸制而成,耗时长,而且吃着容易过腻。后来被广东师傅改良,用黄油代替猪油和牛油,就多了西式蛋糕的奶香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