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原则
1、要科学管理和养护:建立一套园林绿化管理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其内容包括:绿化档案,数据汇总,分析图示,即结合多媒体技术,实现动态浏览,实行机械化养护和科学管理。水肥管理是树木管理的核心,浇水一次要浇足浇透。
2、重视整形修剪、除杂草。成年树在一定高度进行剪截,可以刺激隐藏表皮层内的隐芽萌发,形成年轻枝条,更新复壮.杂草可采取人工拔草、喷除草剂等方法防治。
3、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综合防治措施有植物检疫、生物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化学防治等。如前所述,树种选择要互相搭配,避免将两个转主寄生的树木邻近栽植,如果把苹果梨等与松柏种植在一起,很容易导致锈病的发生。行道树也要每隔一段距离换个树种,病害发生时可起隔离作用。
园林绿化养护应贯穿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全过程。而且确保植树成活率并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在树木的开挖,运输和种植过程中,尝试确保已移植树木的水平衡,减少根系损害并减少树冠中的水分流失。必要时应该修剪树冠。浸湿的草绳可用于将树干包裹在树上,并进行适当的遮盖。采取遮阳措施,喷洒在叶子上,以减少水分蒸发对树木造成的损害。种植后,灌溉种植水以确保树木的根部和土壤之间紧密接触,以促进植物根部的恢复。
园林绿化养护应充分体现绿化景观的设计理念。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实施设计理念可以锦上添花。这也是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的水平和创建地方特色园林绿化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满足人们满意的功能要求,符合人类行为习惯,营造优美的视觉环境,创造合适的尺度空间,降低成本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绿化;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的效率。
园林绿化的意义和功能包括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绿化的改善作用、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的观赏性作用、园林绿化在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中的意义和园林绿化对当今社会所起到的重要性。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发挥着的环境效益。园林绿化紧密结合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的需要,顺应当代的需要。
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工作内容:
1、修剪
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内容之一,要根据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立地环境、景观要求,按照操作规程适时进行修剪工作。
2、抹芽
抹芽主要是用于乔木、大型灌木,为乔木和大型灌木骨架清晰,促使生长形态美观,营养集中,对不定芽进行及时的清除。
3、除草
除草也是植物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杂草会与绿化植物争夺养料,阻挡阳光等,影响绿化植物的健康生产,因此各类绿地、树穴、绿带要结合松土及时清理各类杂草。
4、抗旱抗涝
绿化植物的抗旱抗涝也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内容之一。旱季及新种植物要及时进行灌溉,防止植物因脱水而造成枯死。而在汛期则要注意排涝抢险工作,防止植物受损。
5、施肥
施肥是植物健康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及植物对肥料的需要,要求年施肥不得少于2次以上,新种植物视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施肥,以保持各类植物的生长旺盛达到一定景观效果。
整形修剪是园林树木后期养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修缮可以起到调节树木养分、美化树形、调整比例、调整树势、改善树冠通风光透过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等作用,但过度修剪会削弱树木生长。
由于苗木品种不同,发芽、剪枝的难易程度、修剪的敏感性等也不同,因此其修剪程度、修剪方法自然有所区别。 另外,根据树木的生长趋势,其修剪方法、修剪程度也不同。 例如,水、肥料、光条件差、生长弱的树为了确保观赏效果需要轻砍。 另外,树木修剪后,需要确保充分的营养供给,避免养分不足导致地上、地下部分的平衡破坏、落叶和树体的早期衰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