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片机所压的片形,初多为扁圆形,以后发展为上下两面的浅圆弧形和深圆弧形,这是为了包衣的需要。随着异形压片机的发展,椭圆形、三角形、长圆形、方形、菱形、圆环形等片剂随之产生。另外,随着制剂的不断发展,因复方制剂、定时释放制剂的要求,而制成双层、三层、包芯等特殊的片剂,这些都需在特殊压片机上完成。
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压片机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不再单纯的局限于压制中、西药片剂,更可以广泛的压制保健食品、兽药片剂,化工片剂:诸如樟脑丸卫生球、洗涤块、蓝精灵块、美术粉饼、农药片剂等,食品片剂:鸡精块、板蓝根块、神曲茶块、压缩饼干等。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上海制药机械厂(上海天祥的前身)和山东医疗器械厂作为压片机生产厂家大批生产ZP系列压片机。"七五"期间,航空航天部206所HZP26高速压片机研制成功。1980年,上海制药机械厂设计制造了ZP-21W型压片机,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属国内产品。1987年,引进联邦德国Fette公司微机控制技术,设计制造了P3100-37型旋转式压片机,具有自动控制片剂重量、压力、自动数片、自动剔除废片等功能,封闭结构严密、净化程度达到GMP要求。1997年,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了ZP100系列旋转式压片机、GZPK1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
当前国外压片机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向智能化、柔性化、精密化以及符合GMP的要求,产品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机械、气、液、光、磁等一体的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在压片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内的压片机设计、生产制造水平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外压片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国产压片机发展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冲和模:冲和模是压片机的基本部件,如图14-7(a)所示,每副冲模由上冲、中模、下冲3个部件构成。上、下冲的结构相似,其冲头直径也相等,上、下冲的冲头和中模的模孔相配合,可以在中模孔中自由上下滑动,但不会存在可以泄漏药粉的间隙。冲模加工尺寸为统一标准尺寸,具有互换性。冲模的规格以冲头直径或中模孔径来表示,一般为5.5-12mm,每0.5mm为一种规格,共有14种规格。
压片机的工作过程
压片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下冲的冲头部位(其工作位置朝上)由中模孔下端伸入中模孔中,封住中模孔底;
利用加科器向中模孔中填充药物;
上冲的冲头部位(其工作位置朝下)自中模孔上端落入中模孔,并下行一定行程,将药粉压制成片;
上冲提升出孔,下冲上升将药片顶出中模孔,完成一次压片过程;
下冲降到原位,准备下一次填充。
剂量的控制。各种片剂有不同的剂量要求,大的剂量调节是通过选择不同冲头直径的冲模来实现的,如有直径6mm、8mm、11.5mm、12mm等冲头。在选定冲模尺寸之后,微小的剂量调节是通过调节下冲伸入中模孔的深度,从而改变封底后的中模孔的实际长度,调节模孔中药物的填充体积。因此,在压片机上应具有调节下冲在模孔中的原始位置的机构,以满足剂量调节要求。由于不同批号的药粉配制总有比容的差异,这种调节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剂量控制中,加料器的动作原理也有相当的影响,比如颗粒药物是靠自重,自由滚落入中模孔中时,其装填情况较为疏松。如果采用多次强迫性境入方式时,模孔中将会填入较多药物,装填情况则较为密实。
药片厚度及压实程度控制。药物的剂量是根据处方及药典确定的,不可更改。为了贮运、保存和崩解时限要求,压片时对一定剂量的压力也是有要求的,它也将影响药片的实际厚度和外观。压片时的压力调节是的。这是通过调节上冲在模孔中的下行量来实现的。有的压片机在压片过程中不单有上冲下行动作,同时也可有下冲上行动作,由上下冲相对运动共同完成压片过程。但压力调节多是通过调节上冲下行量的机构来实现压力调节与控制的。
转动手轮使下冲升到高位置,观察下冲口面是否与中模平面相齐(或高或低都将影响出片)若不齐则旋松蝶形螺丝,松开齿轮压板转达动上调节齿轮,使下冲口面与中模平面相齐,然后仍将压板按上,旋紧蝶形螺丝。至此,用手摇动手轮,空车运转十余转,若机器运转正常,则可加料试压,进行下一步调整。
拆卸上冲:旋松上冲紧固螺母,即可将上冲杆拔出,若配合较紧,可用手钳夹住上冲杆将其拔出,但要注意不可损伤冲头棱刃。
拆卸中模:旋松中模固定螺钉,旋下下冲固定螺宁,旋松蝶形螺丝,松开齿轮压板。转达动调节齿轮使下冲芯杆上升药十毫米,轻轻转动手轮,使下冲芯杆将中模顶出一部份,用手将中模取出,若中模在孔中配合紧密,不可用力转动手轮硬顶,以免损坏机件。这时须拆下中模台板再取出中模。
拆卸下冲:先已旋下下冲固定螺钉,再转动手轮使下冲芯杆升到高位置,即可用手拔出上冲杆。若配合紧密,可用手钳夹出(注意不要损伤冲头棱刃)。
冲模拆卸后尚须转动调节齿轮,使下冲芯杆退下约10毫米,转动手轮使下冲芯杆升到高位置时,其不中模台板的底面随可(这一步不要忽略,以免再次使用时发生下冲芯杆与中模顶撞的事故)。后仍将下冲固定螺钉旋上。
连杆拆卸:先拆下上冲芯杆,再取下连杆销上的钢丝挡圈,取出连杆销,即可取下连杆。安装:接上述相反顺序进行。
大皮带轮、小齿轮及过桥轴拆卸:抵下三角皮带,旋下过桥轴右端母及垫圈(在机身里面),用手拿牢大皮带轮连同小齿轮和过桥轴一起抽出来,然后可用将过桥轴从轮孔中抽出。(大皮带轮与小齿轮及轴套三者压么一体,一般不需要拆开)。安装:参考上述相反顺序进行。
主轴拆卸:拆卸主轴应两人进行。拆下大皮带轮,再旋下螺母取下杠杆、杠杆轴及充填滚轮。(必要时再拆下手轮及充凸轮)卸下防护罩,旋下螺钉及垫圈,用木锤敲打大齿轮内侧的非工作面(不可重大)。将其卸下(注意勿使提升滚轮丢失),再用木锤和铜棒敲打轴端(注意不要损伤轴端螺孔),同时拿牢轴的另一端并扶住偏心轮壳,慢慢将主轴拆下。安装:参考上述相反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