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供需紧平衡4月初,OPEC+产油国决定温和增产,即有计划、小规模地放松减产力度,于57月分别调增35万桶/日、35万桶/日和45万桶/日。其中,沙特将分阶段撤回100万桶/日的额外减产,即在57月分别减少25万桶/日、35万桶/日和40万桶/日。
而俄罗斯在OPEC+减产协议范围内不按比例增产,未来3个月内每个月增产幅度限制在3.9万桶/日。整体来看,OPEC+温和增产,全球原油供应回升增幅相对较小。需求方面,全球三大能源机构在新月度报告中纷纷上调原油需求展望预期。
其中,OPEC认为,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9650万桶/日,较去年增加600万桶/日,较3月预测值上调10万桶/日。同时,国际能源署将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需求预期分别上调了36万桶/日和37万桶/日。
在供需维持向好的趋势下,原油库存去化进程得以顺利展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589万桶,为连续第三周下降,库存去化节奏明显,为国际原油带来提振。库存去化进程加快受益于中东及东南亚地区发电需求回升以及船舶燃料消费旺季到来,步入第二季度以来,全球燃料油基本面出现供需向好的局面。
可以看到,上周高硫燃料油和低硫燃料油硫价差扩大后小幅收缩,其背后推动因素主要是发电需求的增加使得高硫燃料油走势偏强。需求现实改善促使燃料油库存去化节奏加快。数据显示,新加坡船燃市场3月销售量为419.9万吨,环比上涨7.9万吨;13月累计消费1282.2万吨,同比上涨10.6万吨。
同时,截至4月16日当周,西北欧ARA三港库存为151.7万吨,周环比下降16%;富查伊拉燃料油库存为999.4万桶,周环比减少121.7万桶,降幅10.86%。虽然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周环比增加33.7万桶至2395.8万桶,但主要是货物净流入增加导致了当地库存的增加,净进口量117.5万吨较周增加48万吨。
即便如此,新加坡燃料油库存增加幅度依然偏低,当前新加坡库存略往年同期水平。整体来看,高硫燃料油需求积极改善有助于库存去化的顺利进行。航运业景气度上升众所周知,船用燃料油成本约占船舶总运营成本的50%,所以航运市场景气度强弱会直接影响燃料油的需求,进而对价格产生影响。
受益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海运需求显著恢复。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回升至2472点,较今年年初的1374点大幅增长了79.91%。此外,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回升至2557点,较今年年初的1364点大幅增长了87.46%。
有媒体报道称,刚刚结束不久的新一轮伊核谈判取得了新进展,与会各方已经就部分问题达成了共识,伊朗正在起草一份恢复(核)协议的文本草案,这被视为此次谈判取得进展的象征,美伊有可能实现和解。目前,伊朗原油产量约为200万桶/日,若美伊关系缓和,未来或有100万桶/日的产能缺口回补,对原油价格形成潜在利空。
针对伊朗问题,笔者目前保持谨慎态度,主要是因为美伊关系缓和预计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伊朗原油产量增长对盘面形成的压力将逐步释放。活跃石油钻井增加当前,美国原油日均产量为1100万桶。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在线钻探油井数量344座,比前周增加7座,活跃石油钻井平台数量增加,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美国油气产量将增长
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活跃钻井平台数量都达到2020年4月以来高水平。目前,的成本大都在3545美元/桶范围内,换言之,当前原油价格已逐步覆盖页岩油企的生产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原油产量将逐步恢复。
成品油方面,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新数据显示,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平均为1964.5万桶/日,比去年同期高20.0%;车用汽油需求四周日均量为880.8万桶,比去年同期高37.4%;馏分油需求四周日均量为387.4万桶,比去年同期高8.6%;煤油型航空燃料需求四周日均数比去年同期高24.8%。
伴随着裂解价差回升,美国炼厂开工率跟随上行,夏季到来后,该国成品油消费将迎来增长。内外盘价差或修复截至4月13日当周,投机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洲际交易所交易的美国轻质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和期权持有的净多头总计手,比周增加24166手,相当于增加2416.6万桶原油。
管理基金在布伦特原油期货和期权中持有的净多头增加8.41%。多头持仓增加,反映出市场对中长期原油价格保持谨慎乐观态度,月间价差结构也出现改善。内盘市场方面,上海原油期价总体跟随外盘走势。从内外盘价差角度看,SC原油仍旧处于低估状态。
”联席总裁姚永宽表示,2011年焦炭期货上市后,其价格发现功能对现货采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一改此前煤焦定价缺乏参照物、定价不透明的环境。公司开始摸索期现联动的采购方式,随着南钢对衍生品的运营逐步成熟,对炉料端套保的主要品种之一。
他表示,目前南钢主要是运用焦炭期货对远期交付锁价订单的成本端进行买入套保,进而达到锁定加工利润的目的。该模式已成为南钢股份采购焦炭常态化套保,符合条件的锁价订单发起套保流程,期现对冲结果基本为正,管理价格风险、提高客户黏性并塑造了企业竞争力。
经过10年对期货工具的运营,南钢股份深刻体会到焦炭期货给产业带来发展的深远意义。银河期货总经理杨青告诉记者,对于钢厂来说,对焦炭的套期保值更多是从降低采购成本和焦炭库存管理两个角度开展。尤其是在2016年以后,焦炭现货少,价格持续上涨,就有钢厂通过盘面采购降低现货采购价格,并取得不错的套期保值效果。
例如,当原料价格上涨时,钢厂可以买入焦炭套保,通过期货市场做焦炭的虚拟库存。当焦炭涨到高位时,期货价格也随之上涨,钢厂此时可以利用套保来弥补焦炭采购价上涨带来的损失。记者在采访中深有感触的是,对于煤焦钢产业链而言,由于传统的加工企业采购、加工以及销售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以往只要正常经营,就能够获得行业平均的利润水平。
但近几年,市场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行业盈利水平剧烈波动,部分钢铁、焦化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边缘,价格波动对企业生存产生影响,在这种局面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稳定经营、对冲风险为目标,已经不容得产业企业犹豫摇摆,而是正视期货功能、主动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应对风险。
“我们从初的不懂、不敢参与期货,逐渐发展到正视和逐步参与利用期货管理价格风险,这对焦炭企业经营者来说实属不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我们转变了经营思路,建立自己的期货团队,主动去了解产业供需情况、把数据做精做细,逐步形成了严谨的分析价格走势体系和期货套保业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