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时期的金条以两制标示重量,在民国17年(1928年)以前,“两”单位各地比较混乱,一般在32g左右,民国17年南京统一度量衡(《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以1两=31.25公克。嗣后,金条都以两为单位,尤其以中央造币厂铸造的金条口碑为佳,规格常见的是1两、5两金条,也有半、2、3两都规格的。黄鱼”是民国时期老百姓对金条的俗称。
一根小黄鱼换算成克来说应该是在31克左右,市值人民币是一万元,而一根大黄鱼重量在312克,市值人民币在十万元左右,所以这黄鱼就像是现在的支付宝和支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管是在任何时代,您带着一万元或者十万元去逃难,那得多辛苦?所以带着黄鱼才是好的便于携带的产品,带一根大黄鱼就是携带了十万人民币巨款,跑到哪里都能够生存下来。
民国金条回收,民国黄金回收,老黄金回收,民国时期“黄鱼”的价值是有些虚高的,因为那是属于特殊时期,国家的货币政策不稳定,导致物价波动比较大,法定货币贬值严重,大量资金为了保值而购入黄金,才使得黄金价格上涨,但是到了和平年代,法定货币回到主要的地位上,黄金就又变回商品属性,价格也就自然回到了正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