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至今不过几,加上清代并未迁都,宣德炉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作为一种高雅、大气、贵重的文化象征,现代人多有收藏或赠送宣德炉的。但入门的玩家需谨记:选用宣德炉一定要对其背后文化有所了解,免得闹出笑话。
不同器型的宣炉是有其不同含义的,区别多数蕴含在炉两侧的耳朵上:比如宣德炉中的蚰龙耳炉,制作时是以为目的;朝天耳炉是祭祀用;桥耳炉寓意通达入桥,授业解惑,是学校用的。使用的时候 好不要混用,之前见过用鱼耳炉礼佛的,鱼耳炉是卧室用的,寓意鱼水之欢,与佛教毫无关系,若是礼佛诵经时用炉, 好用压经炉。
赠送炉子也是如此,是送公务人员,可用官帽炉,送经商者,送竹节炉,前者是官场使用,后者代表节节高升,若是提前不做好功课,给识货之人送错了炉子,好意变了诅咒,好心做了坏事。
炉是香用之器,香礼之具,学香是离不开炉子的。不仅如此,了解炉子的鉴赏和使用,也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唐末至五代刘仁恭铸永安一百铜钱,少见,钱体厚重,铸造古朴,时代特色,较珍罕,极美品
唐末五代初,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盘据幽州,横征暴敛,暴虐成性,终被其庸愚骄纵的次子刘守光幽禁。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定都幽州(今北京),三年后,为后晋所灭。
史载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割据幽州期间,尽刮民间铜钱,藏匿山洞,而令百姓行使泥钱。虽然史书记述的只是敛钱、藏钱,而未提及铸钱,但是经过钱币学家的详细考订认定,以前出土于北京郊区大安山的大面值的“永安钱”以及“应天元宝”、“顺天元宝”、“应圣元宝”、“乾圣元宝”及“货布”等均为刘氏所铸,属于地方性质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