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甜蜜素的安全性,学术界仍无定论。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于1937年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生Michael Sveda发现,1950年开始应用于软性饮料工业,1960年上市成为一般性代糖甜味剂。1966年有研究发现甜蜜素可在肠菌作用解为可能有慢性毒性的环己胺。1969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会收到有关“甜蜜素∶糖精为10∶ 1的混合物”可致膀胱的动物实验证据,1970年美国食品与药物即发出了全面禁止使用甜蜜素的命令。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随后也禁用。 虽然随后又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实验,证明甜蜜素无致的危险性。但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仍规定禁止使用甜蜜素作为食品甜味剂。另有包括中国、欧盟等80多个国家均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甜蜜素,但是也有明确的。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由氨基磺酸与环己胺(C6H11NH2)及氢氧化钠反应而成,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糖精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糖精钠俗称糖精,这是一种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甜味剂,进入口中,很快产生甜感,甜度是蔗糖的350~450倍,余味有苦味感。1kg糖精价格40元左右,1kg糖精相当于400kg左右的蔗糖,无怪乎一些食品生产厂家大量使用糖精。过量使用糖精的现象很常见,特别是在某些劣质饮料、蜜饯和果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