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零部件企业是一个行业细分度较高的行业,大多为新兴的个体性企业。对于这些中小企业而言,前期投入的资金压力已经很大,并且投产后的利润也不高,因此要想让它们加大研发的投入就相对困难。而且在一定时期内汽配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企业在原材料方面就需要支付很大一部分资金。
再制造行业秩序混乱,正规企业面临“杂牌军”的不良竞争。对于正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来说,回收报废企业的价格一般是按照废铁的市场价格执行。以一辆面临报废的捷达轿车为例,公司支付给车主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而一些缺乏资质的小作坊,则依靠私卖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获取的利益。
回收量不够,制约再制造企业持续发展。政策上的限制也让汽车零部件数量偏小。根据仍在实施的307号令《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在内的“五大总成”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原料。但实际上,在这些总成中,有不少是可以再制造的资源。这就从政策上造成了再制造企业回收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