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发明它的目的是为了指示电力线路短路电流流过的途径,帮助人们查找到故障点。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和学习国外短路指示器的研制技术。进入二十世纪,人们开始关注短路指示器的信号远传问题。如今,随着芯片制造工艺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数字化的故障指示器已经出现。
依靠特的传感器直接在线检测信号,利用故障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变化,产生脉冲信号激励电路工作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工作。正常情况下,故障指示器不动作,窗口为白色显示当馈线电流>设定的故障电流值时,若持续的时间<设定的电流突变时间,故障指示器不动作;相反,则判断为故障电流,故障指示器翻红牌(或光闪)。
子站的作用
接收探头发射的故障信息调制的无线信号并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解密计算并判断是否正确将故障信息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主站系统;
定期报告子站运行状态
对后备电源的充放电进行管理:
安装位置
1)变电站出线,用于判断短路故障在站内或站外。
2)长线路分段,指示短路故障所在的区段。
3)高压用户入口,用于判断用户故障。
4)安装于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处,指示故障是否在电缆段。
5)环网柜或电缆分支箱的进出线,判断故障区段和故障馈出线。
功能与效益
◆迅速指明故障线路和故障点,减小停电面积;
◆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提高售电量和供电可靠性;
◆准确指示瞬间故障,利于排除供电隐患;
◆为查找隐蔽性的故障 点提供了技术手段:
◆缩短故障点的查找时间,减轻了巡线人员劳动力;
◆界定故障责任区,明确责任人;
◆避免传统多次拉路合闸巡线给电力设备带来的影响。
工作原理
接地短路二合一的原理中的短路故障原理与SX- 1DX相同。接地检测原理:采用接地瞬间的电容电流首半波与接瞬间的电压首半波,比较其相位,当采样接地瞬间的电容电流突变且大于一-定数值,并且与接地瞬间的电压首半波同相,同时导线对地电压降低,则判断线路发生接地,否则线路末发生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