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中,被保护线路过大负荷电流时,电流继电器不应动作,而本级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电流继电器应可靠动作;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由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三元件组成(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继电器测量电流大小→时间继电器设定动作时间→信号继电器发出动作信号);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动作时间是恒定的。(人为设定)
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将影响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为了动作的选择性,其起动电流按大运行方式(即通过本线路的电流为大的运行方式)来整定,但这样对其它运行方式的保护范围就缩短了,规程要求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另外,被保护线路的长短也影响速断保护的特性,当线路较长时,保护范围就较大,而且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反之,线路较短时,所受影响就较大,保护范围甚至会缩短为零。
这种继电保护也是主系统的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的继电保护,又称为阻抗保护,这种保护是按照长线路故障点不同的阻抗值而整定的。
平衡保护:这是一种作为高压并联电容器的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采用双星形接线的并联电容器组,采用这种保护较为适宜。它是根据并联电容器发生故障时产生的不平衡电流而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
负序及零序保护:这是作为三相电力系统中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时的主要保护装置。
方向保护:这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继电保护。对于环形电网或双回线供电的系统,某部分线路发生故障时,而故障电流的方向符合继电保护整定的电流方向,则保护装置可靠地动作,切除故障点。
继电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主要包含着下列主要的环节:①信号的采集,即测量环节;②信号的分析和处理环节;③判断环节;④作用信号的输出环节。
线路联接:(同U/I测试试验)
参数说明
1.直流电压:设置的直流电压的初始值和大值,范围:0--300伏。【注意】:直流电压的输出方式:Udc=Uxy,即Ux端子为正,Uy端子为地。
2.直流电流:设置的直流电压的初始值和大值,范围:-10--10安。【注意】:直流电流的输出方式:Idc=Iz,即Iz端子为正,In端子为负。
3.变量选择:选择本次测试的变量,提供2个选项:直流电压、直流电流。
4.测试方式:选择本次测试的方式,提供2个选项:手动测试、自动测试。
5.变化步长:设置变量的步长。范围:电压0--300伏;电流-10--10安。
6.每步时间:设置变量每变化一个步长所用的时间。范围:0--60秒该值越大,相对应的精度就越高。仅当自动方式时,须设置本参数。
7.返回方式:(同U/I测试试验)
8.动作:设置继电器的动作。它是指该继电器动作的大时间须在这个时间之内,若它的值小于动作时间,则关闭计时器或退出试验。范围:0--60秒。
9.电压补偿系数:设置一个补偿系数来修正直流电压的精度。范围:0.7--1.43。
10.电流补偿系数:设置一个补偿系数来修正直流电流的精度。范围:0.7--1.43。
11.抖动时间:(同U/I测试试验)
测试目的
用于自动测试保护装置的阻抗特性、阻抗型继电器(包括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等)的动作边界,即Z(φ)动作边界特性。
界面左上边是参数设置,左下方是测试过程中电压电流输出显示,而右上边是动作曲线显示,下边依次是接点状态模拟显示及注释。
测试原理
试验开始后,从起始角度到终止角度以角度步长开始扫描,每条扫描线扫描半径的K%到之间进行搜索。一般地,应扫描半径的K%位于动作区内,位于动作区外,即扫描线完全覆盖动作边界。
对于一般扫描线上的测试,程序采用二分法原理进行动作边界点搜索,其搜索过程如下:
1)测试扫描线起点;
2)测试扫描线终点;
3)根据起点和终点的动作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搜索动作:
☆ 二者动作情况相同,则说明边界点不在此扫描线上,或者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边界点,结束本边界点的搜索。
☆ 二者动作情况不同,则说明有动作边界点存在于本扫描线上,进入二分法搜索,逐步逼近边界点,直到满足测试精度后,结束本动作边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