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瓷业公司”的成立起源于清朝末年。 为抵制西方瓷器的倾销,许多有识之士主张成立瓷业公司,为振兴民族瓷器而努力,先后创办了福建宝华。 瓷业公司、萍乡瓷业公司、湖南瓷业公司、江西瓷业公司、四川瓷业公司等,在当时迎来了瓷器生产商品化时代。 这一时期,江西瓷器公司生产的瓷器尤为精良,有“当代官窑”的美誉。
江西瓷业公司瓷器底款大都采用釉上红彩或蓝彩的图章款。其款识有青花款,也有红彩,蓝彩或墨彩款;有手书体,也有图章款。排列形式有六字直向一行,六字直向两行,十字直向两行,六字横向三行,十二字横向三行,八字横行四行,采用边饰有双圈框,无圈框,书写字体均为楷书。 款识书写前期十分讲究,从字体结构上分析,瓷业公司有人员书写。随着规模产量的增加,手书来不及了,因而就采用红彩图章款代替。
江西瓷业公司雇请了一大批绘瓷名家参与了瓷器绘制。由于没有了封建王朝时等级森严等对描绘题材的限制,画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去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因而江西瓷业公司的瓷器比起传统瓷的绘画更为生动自然,大大地提高了瓷器装饰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创作了不少富有新意、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对瓷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民国以前的瓷上画面,多绘山水、花鸟和吉祥图案,人物画大都是文人雅士、道释和戏曲故事,很少表现现实庭院市里、山村小景和民间生活。江西瓷业公司增添了在瓷器上描绘身着时装的女性的家庭生活,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的,展示出女性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的仪态风貌,体现了中国女性服饰由清末古典服装向民国早期现代时装的转变,这也为研究民国时期的风俗演变和妇女时装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江西瓷业公司在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上设本厂和分厂。本厂沿用传统方式生产,设在鄱阳的分厂实验机械制瓷、煤炭烧窑,并附设中国陶业学堂,以培养新式陶业人才。除本厂、分厂外,于景德镇、九江、汉口、上海等处分设发行所,开拓市场。所有这些在当时都属开瓷业风气之先。江西瓷业公司成立初期,业务蒸蒸日上,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不断提高,这段时期所生产的瓷器质量精良,留下的产品数量不多。后因战乱,各发行所亏损,加上五省协款中断,鄱阳分厂逐步倒闭。残余资本,集中于本厂经营。
为可喜的是,江西瓷业公司聘请雇用了一大批原御窑厂功力不凡的名匠高手和社会上的绘瓷名家参与了瓷器绘制,他们直接以画入瓷,不同于历朝历代画工师徒相袭、以图案画瓷的传统。由于没有了封建王朝时等级森严等对描绘题材的限制,画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去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因而江西瓷业公司的瓷器比起传统瓷的绘画更为生动自然,大大地提高了瓷器装饰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创作了不少富有新意、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对瓷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据考证,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等浅绛大师和“珠山八友”等绘瓷名家均有落款“江西瓷业公司”的作品。
与历代瓷器特别是清代瓷器相比,江西瓷业公司瓷器在胎釉、器型、装饰、彩绘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一些市场冷淡的传统品种不再生产了,而一些适应当时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品种又被创造出来,如烟灰缸、肥皂盒、粉盒等。总体来看,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改进,绘瓷名家艺术个性的发挥,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现代绘画形式的渗透,社会风气民主化、人本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新兴市民审美的需求,江西瓷业公司瓷器在品种的开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充分体现出古今相交、中西相融、、雅俗共赏的时代特征。用“造型多样釉彩美,题材丰富工艺新”来形容江西瓷业公司瓷器的种类,是毫不夸张的。
尤其是日用瓷的工艺性和艺术性得到更多的重视,瓷艺家们有意识地在日用瓷上施展自己的才华,点石成金,将普通的日用品变为艺术品。烧制的器物,大多胎骨轻薄,釉色洁白,彩质纯净鲜明,绘画精美。还生产了贴花、印花彩瓷和浅绛彩瓷等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