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教育部于2012年12月7日下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新修订的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要致力于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又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化、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具体要求如下:
1、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2、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
3、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5、关注个体差异,科学有效地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
6、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协作机制,全面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7、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