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双旗币贰佰文
双旗币来源民国,1911年清帝退位后,民国宣告成立。我国民主主义的者孙中山在颁布的“临时大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很多发行以替代清朝铜元。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朝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双面叉的图画,并有“开国纪念币”或“民国铜币”字样河南省造双旗币,因稀疏程度而,在钱币保藏界以其存世量稀疏而遭到我们的喜爱,而且,还因为它的制造反常精巧而倍受我们的宠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的一种,也被列入我国近代机制币10大珍。
贰佰文双旗币,是近代我国钱币中的,在钱币保藏界以其存世良稀疏而受到人们的珍爱。由于它的制造反常精巧,倍受人们的宠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的一种,颇受保藏爱好者青睐。
民国二年,也就是1913年,时任四川军都督的胡景伊,在持续铸造“汉”字币的同时,增铸重七钱的二百文大面额铜元。币面中心直书“贰百文”面值,两旁排列嘉穗图画,上沿年号“民国二年”,下沿厂名“四川造币厂造”,左右排列十字花星。钱币背中央为交叉的双旗图,外环珠圈,上下沿英文,民国和200文。这也是民国时期四川铜元中仅有使用英文的一种钱银。由于后来国民发行统一币模,各地方钱币即停止铸造发行,因而铸造量少,流通时刻短,颇为宝贵。
双旗币始铸于民国时期,民国在我国历史上只是存在了几十年的时刻,因而,在混乱不安、国内战争频发的期间内,钱币在阅历了无穷的年月之后,仍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品鉴价值。虽说民国时期的钱币版本较多,这种正面镌刻有“贰佰文”楷体字、不和印制着“民国”双面旗帜的全真纪念币,在当今钱币藏品商场中也不多见。